时间: 2025-04-25 21:1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16:06
一寸金 花影
春色分明,为怎糊模遽如许。
透帘栊宵月,晴波摇荡,
阑干朝旭,娇容摹取。
睡起婆娑舞,绣茵卧钿钗衬步。
似离魂倩女迷踪,惆怅无情暴风雨。
幸傍灯檠,归来环佩,
鸿都帐中遇。
似水仙留袜,春泉赐浴,
宫妃理镜,晨妆回顾。
铅墨渲缣素,
疑笼罩恨烟怨雾。
终须见铲迹人间,
蜂蝶无觅处。
春天的色彩分外鲜明,为什么会如这般模糊不清呢?透过窗帘,夜晚的月光照进来,晴朗的波光摇曳,阳光照耀下,娇美的容颜被描摹。醒来后轻盈地舞动,绣花的垫子和金钗衬托着她的步伐。仿佛是离魂的美丽女子迷失了踪影,惆怅于无情的暴风雨。幸好在灯下归来,佩环叮当作响,在鸿都的帐中相遇。像水仙花留着袜子,春泉赐予她洗浴,宫妃理着镜子,晨妆回顾。铅墨渲染着素绢,似乎笼罩着怨恨的烟雾。最终必定要见到人间的痕迹,蜂蝶在此无处可寻。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诗风细腻,常通过优美的意象表达内心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借春天的景色,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无奈。
《一寸金 花影》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惆怅的抒情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然而在这美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愁。诗中“春色分明,为怎糊模遽如许”一句,开篇即引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迷惑。在这幅春日的画卷中,诗人用“透帘栊宵月,晴波摇荡”描绘出一个生动的春夜,月光与波光交错,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动感的美感。
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逐渐流露出对失去的感伤,“似离魂倩女迷踪,惆怅无情暴风雨”,这里的“倩女”似乎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而“无情暴风雨”则暗示着现实的无情与困扰。诗人在灯下归来,环佩叮当声中,似乎在寻求一丝安慰,但终究无法逃避内心深处的惆怅与孤独。
全诗在语言上细腻而富有层次,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通过春色与情感的对比,诗人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更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美好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无奈。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惋惜与无奈。借春色反映内心的情感挣扎,使得诗歌更具深度与感染力。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对失去的惋惜
C. 自然的变化
D. 人生的哲理
“铅墨渲缣素”中的“铅墨”指的是什么?
A. 墨水的颜色
B. 写字的工具
C. 描绘的艺术形式
D. 对情感的表达
诗中提到的“环佩”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装饰品
C. 美丽的女子
D. 自然景色
答案:1. B 2. A 3. B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玉衔的《一寸金 花影》更侧重于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波动,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传达情感,但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