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7:52
衫袖乌痕,见说耽书久成癖。
更宝珉搜异,评量虿尾,菭缣阅古,摩挲蝉翼。
毡蜡频梳剔。神游处羽陵蠹泣。
看胼手千本流传,自有豪情壮波磔。
静味丹铅,吾庐堪爱,依稀翠扬宅。
念赏奇联咏,谢池春早,过车怀旧,苏床尘寂。
交道论金石,增惆怅二难剩一。
凭君问断响人琴,薤琅栖恨墨。
诗中描绘了一个热爱书籍的人,他穿着的衫袖上沾染着墨迹,说明他在书卷中沉迷已久。诗人用心搜寻珍异之物,品评古籍与文学,轻轻抚摸着蝉的翅膀,感受那份古老的气息。他在毡蜡灯下反复梳理着知识,神游于羽陵之地,听到虫鸣之泣。看着那千本流传下来的书籍,心中自然涌起豪情壮志。静静品味着丹铅的香气,自己的居所也令人向往,似乎隐约可见碧绿的庭院。怀念那些奇妙的对联与咏叹,谢池的春天早已过去,车马的喧嚣使得怀旧之情愈加沉重,苏床上也充满了尘埃与寂静。与友人谈论金石之事,内心的惆怅加深,似乎一切都难以言尽。请问君子,那断响的琴声究竟是何意,是否也藏着难以言说的恨与墨香?
作者介绍:夏孙桐(公元前1750年-1810年),清代诗人,著名书法家和文物收藏家,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古籍的热爱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书籍、古物的追求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人在书籍中寻找精神寄托,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这首诗既展示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也传达了对古文化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衬托出一种书卷气息和文化氛围。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读书的乐趣与孤独感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古籍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的开头用“衫袖乌痕”引入,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热爱书籍的人物形象,接着通过对书本和文化的细致描写,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后半部分的“增惆怅二难剩一”与“凭君问断响人琴”,更是将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古文化的崇敬,又有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惆怅。整首诗在形式上也表现出清代诗歌的优雅与韵律之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书籍的热爱,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追求与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个人情感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衫袖乌痕”主要指什么?
A. 墨迹
B. 衣服的颜色
C. 书籍的数量
D. 诗人的情感
诗人对古籍的态度是:
A. 不屑一顾
B. 热爱与珍重
C. 只关注现代书籍
D. 漠不关心
“凭君问断响人琴”中“琴”象征什么?
A. 古乐器
B. 文化的传承
C. 情感的寄托
D. 书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