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9:55
作者:王时翔 〔清代〕
天半。砰雷激电。龙见。黑云中。打篷疏雨送凉到。又早。火轮红。
天色已经暗淡,雷声轰鸣,电光闪烁,仿佛龙在天空中翻腾。黑云密布,细雨轻轻洒落,带来了阵阵凉意。又是清晨,太阳的光辉如火轮般红艳。
作者介绍:王时翔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特定的天气变化之际,通过描写雷雨与清晨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敬畏。
这首诗通过对天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感。开头“天半”二字,简洁明了,迅速引导读者进入场景。随之而来的“砰雷激电”,不仅呈现出气象的剧烈变化,也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龙见”,则将暴风雨与古代文化中的神秘力量相结合,使得自然现象更具生动形象。
诗中“黑云中”与“打篷疏雨送凉到”的对比,表现了雨前的压抑与雨后的清新,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人的感受。最后一句“又早。火轮红。”则通过朝阳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希望与生机,似乎在告诉我们,经历了风雨,终将迎来光明。
整首诗在短短数句中,运用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敏锐的观察力,激发了读者对自然美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现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生机的渴望,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火轮”指的是什么?
“龙见”一词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诗中的“黑云”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