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6:39
荷叶杯 雁二首 其一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又见边鸿飞至。归未。嘹呖一声秋。衔书不忍过高楼。愁么愁。愁么愁。
又见到大雁从边疆飞来,是否已经归去?发出一声嘹亮的叫声,似乎在告别秋天。它衔着书信,不忍心飞过高楼。愁啊,愁啊,愁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古代诗词中常用雁作为思乡和离别的象征,雁南飞的季节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代表着离别与思念。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诗人,字子英,号岑楼,生于浙江。屈大均在诗词创作上有着丰富的成就,尤以咏物抒情见长,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往往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大雁的归来激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离愁。
《荷叶杯 雁二首 其一》以大雁为引子,勾勒出一幅秋天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雁的归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又见边鸿飞至”,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象,更引发了诗人的情感波动。接下来的“归未”则是对雁归的疑问,仿佛在追问自己所处的现实与过往的归属感。
“嘹呖一声秋”将季节的变换与大雁的叫声结合在一起,声声入耳,仿佛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的“衔书不忍过高楼”,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纠结。高楼象征着繁华与冷漠,雁的过往不仅是自然的飞翔,也是心灵的游荡。
最后的“愁么愁”,反复的提问,带有一种无尽的哀愁,似乎在问自己,生活中的愁苦究竟来自何处。这种情感的深邃和复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大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思乡的深切感受,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边鸿”指的是什么?
A. 山上的鸟
B. 从边疆飞来的大雁
C. 河里的鱼
D. 天上的星星
诗人通过什么象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花
B. 大雁
C. 风
D. 雪
“愁么愁”反复出现,这种表现手法叫做?
A. 比喻
B. 排比
C. 拟人
D. 对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多地聚焦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屈大均的《荷叶杯》则通过自然与生命的轮回展现了更广泛的社会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