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以春草碧色分韵送朱师古知雒县得色字》

时间: 2025-05-06 02:13:59

诗句

二年客殊方,送君我乡邑。

岂不念家山,对此好风月。

何以慰覉旅,眼空离鸿翼。

寄声贺父老,壶浆迓郊陌。

令君台阁人,九霄帝不隔。

新书严入县,驱骥就辕轭。

手持朱丝弦,欲奏南风律。

此意宁不佳,此事未易得。

姑置驯桑雉,先办绕床物。

相顾一大笑,浮我当举白。

长鱼随鳅鰕,枯泽未容尺。

惊雷忽破地,起视已无迹。

春湖波如天,酒作鹅儿色。

映君眉间黄,领此醉勿惜。

明朝出门看,扁舟大江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3:59

原文展示:

《以春草碧色分韵送朱师古知雒县得色字》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二年客殊方,送君我乡邑。
岂不念家山,对此好风月。
何以慰覉旅,眼空离鸿翼。
寄声贺父老,壶浆迓郊陌。
令君台阁人,九霄帝不隔。
新书严入县,驱骥就辕轭。
手持朱丝弦,欲奏南风律。
此意宁不佳,此事未易得。
姑置驯桑雉,先办绕床物。
相顾一大笑,浮我当举白。
长鱼随鳅鰕,枯泽未容尺。
惊雷忽破地,起视已无迹。
春湖波如天,酒作鹅儿色。
映君眉间黄,领此醉勿惜。
明朝出门看,扁舟大江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朱师古的送别之情。诗人提到自己在外漂泊已经两年,今天要送他回乡。虽然有美好的风月,但心中仍然挂念故乡。诗人想用什么来慰藉远行的旅人呢?眼前的景象只剩下离去的鸿雁。他寄语于家乡的父老,准备好酒来迎接朋友。即使你在高阁之上,离天也并不遥远。新书已经送到县里,驯马就要上路了。手中拿着红丝弦,想要奏出南风的乐曲。这心意难道不好吗?然而这样的事情并不容易得到。姑且放下驯养的鸟儿,先准备好环绕床前的物事。相互对视着大笑,让我当场举杯畅饮。长鱼随同鳅鱼游动,干枯的泽水无法容纳一尺。惊雷突然划破大地,抬头一看已经无影无踪。春日的湖面如同天空,酒色醉人似鹅儿。映照在你眉间的黄光,让我们痛快地饮酒,无需惜别。明天出门一看,扁舟就在大江旁边。

注释:

  • 壶浆:指酒水,常用于宴请。
  • 九霄:形容非常高的地方,诗中比喻与帝王的距离。
  • 朱丝弦:指红色的琴弦,常用于形容乐器。
  • 桑雉:桑树和雉鸟,象征田园生活。
  • 鹅儿色:形容酒的色泽,似鹅的颜色。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以送别和抒怀见长,风格清新洒脱。
  • 创作背景:诗作在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情感。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朱师古之间深厚的友谊。开篇以“二年客殊方”引入,表现出诗人对离乡漂泊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家乡的思念,还有对友人的祝福,情感层次丰富。使用了大量自然景象,如“春湖波如天”,“映君眉间黄”,这些意象让整个送别场景更加生动,渗透着春日的生机与友谊的温暖。诗的最后以“明朝出门看,扁舟大江侧”收尾,既暗示了未来的相聚,也留给读者一种淡淡的期待与希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二年客殊方”:表明自己在外漂泊已久,心中思乡之情。
    • “送君我乡邑”:送别友人,表达对乡土的向往。
    • “岂不念家山”:感叹虽有美景,却仍思念故乡。
    • “何以慰覉旅”:探讨如何安慰远行的朋友。
    • “寄声贺父老”:寄予家乡的祝福,显示对故土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春湖波如天”,将湖面比作天空,表现水面平静的美。
    • 对仗:“长鱼随鳅鰕”,平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送别表达对友谊的珍重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春草: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鸿翼:代表离别与远行,增添了悲伤的氛围。
  • 扁舟:象征着自由与漂泊,寄托了对未来的期盼。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九霄”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远方的山
      • B. 高的地方
      • C. 夜空
    2. “朱丝弦”在诗中指的是?
      • A. 书信
      • B. 乐器的弦
      • C. 红色的丝绸
    3. 诗人想用什么来慰藉远行的朋友?
      • A. 酒水
      • B. 诗歌
      • C. 书信

答案:

  1. B. 高的地方
  2. B. 乐器的弦
  3. A. 酒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诗词对比: 比较李流谦的送别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均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但前者更注重情景交融,后者则突出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情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读书岩 水调歌头·癸酉1993元宵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与粤中诸子聚浙人残黎楼同和东坡韵 水调歌头 军训次东坡韵 水调歌头 寿佩忍六十 水调歌头 黄河 水调歌头 过大散关 水调歌头 天问 水调歌头·明月隔千里 水调歌头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软脚筵 六结尾的成语 车字旁的字 兄弟手足 下车作威 懀懀 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想象力 釆字旁的字 弸中肆外 包含档的词语有哪些 片善 火字旁的字 衣锦过乡 束手坐视 犹鱼得水 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