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5:37
蝶恋花·春暮
作者: 沈纕 〔清代〕
百五韶光馀几许。轻暖轻寒,渐觉芳时暮。
落尽桃花飞尽絮。栏杆凭到无聊处。
试听梁间双燕子。岂解伤春,却作伤心语。
打叠愁肠千万缕。夜来那更风和雨。
春天已经过去了多少呢?轻轻的暖风与寒意交替,渐渐感到花期已近尾声。桃花已经凋落,飞舞的柳絮也已散尽。我倚着栏杆,心中无聊,听着梁间的双燕子。它们似乎并不懂得伤春之情,却在我耳边诉说着伤心的语句。愁绪如同千丝万缕,昨夜的风和雨更让我心中添了几分愁苦。
作者介绍:沈纕(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其所引发的情感,风格细腻、婉约。
创作背景:本词作于春末,诗人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花谢鸟鸣,产生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在这样的季节交替之际,诗人寄情于自然,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伤感。
《蝶恋花·春暮》是沈纕的一首经典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惆怅。词的开头便点明时间的流逝,“百五韶光馀几许”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引入全词的情感基调。随着春天的结束,轻暖与轻寒的对比,反映出春日的温暖即将被寒意取代,营造出一种渐渐凉意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描写桃花和柳絮的凋落,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无常。词中的“栏杆凭到无聊处”展现了诗人因春光不再而感到的无聊与失落。诗人静静倾听双燕的鸣叫,燕子在此象征着春天的使者,然而它们的鸣叫却让诗人更加伤感,似乎它们并不理解他内心的伤春之情。
最后,诗人通过“打叠愁肠千万缕”表达了自己心中无尽的愁苦,夜里的风雨更是加重了他的忧伤。这种对春天的情感寄托,让整首词充满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沈纕的极简风格和细腻笔触,使得这首词在意境上极具感染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春天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百五韶光馀几许”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落尽桃花飞尽___”,空白处应填入什么词? 答案:絮
判断题:诗中的双燕子象征着诗人愁苦的心情。 (对/错) 答案:错(双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