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2:32
蝴蝶恋花 忆女
作者: 杨澈 〔清代〕
欹枕呻吟清不寐。病入人心,药石炉空沸。
惨淡寒灯天欲曙,依稀残梦轻难记。
一片鸡声和夜雨,搅乱愁肠,总是伤心味。
千遍思量千遍泪,何时得汝欣欣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思念爱人而失眠的人,躺在床上,听见夜雨声和鸡鸣声,愁苦的心情难以平复。诗人表示自己病入心扉,即使药物也无济于事,内心的痛苦如同寒灯下的孤独与凄凉。他反复思念爱人,泪水已流淌千遍,心中渴望着何时能再见到那位让自己欣喜的人。
这首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反映了古代诗人常用的描写思念的主题,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
杨澈,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抒情诗和咏物诗闻名。其诗作多关注个人情感,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的苦闷与渴望。
此诗作于个人情感经历之际,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诗人通过夜晚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揭示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分离的苦楚。
《蝶恋花 忆女》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将思念之苦展现得淋漓尽致。全诗以“欹枕呻吟清不寐”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愁苦的氛围。夜深人静,诗人独自一人,耳边却传来鸡鸣与夜雨的声音,这些声音如同无形的手,扰乱了他内心的平静。接着,诗人用“药石炉空沸”来形容自己心病的无奈,药物虽在,但心病难医,显示出深重的失落感。
“惨淡寒灯天欲曙”一句,寒灯的微弱光亮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朦胧的残梦让人难以记忆,仿佛一切美好都已逝去。诗人用“千遍思量千遍泪”道出思念之切,情感的真挚与痛苦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爱人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以“何时得汝欣欣至”结束,表达了对重聚的渴望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爱情的执着与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无奈,表现出诗人对爱人的强烈渴望,以及对失去后的苦痛与孤独感,情感真挚且深刻。
诗中“欹枕”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爱人的思念是以什么方式表现的?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同样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沉,展现了孤独与失落的主题。
《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与情感的交织,情感基调相似,富有哲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