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5:45
杲杲东出日,万方被照临。
鸲鹆不踰济,草木有常心。
晨曦初升,阳光普照大地,万物都沐浴在光辉之下。水鸟不曾飞越河流,草木也都保持着它们本来的情感。
本诗涉及的典故包括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诗中提到的“鸲鹆”是水鸟,象征着纯真与自然的生灵,而“草木有常心”则强调了自然界的规律与稳定。此类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见,通常用以传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作者介绍:晁公溯,宋代诗人,字景升,号景升,出身于文学世家,擅长诗词,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自然的思考。
《眉州燕游杂咏十首 其二 葵亭》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清晨的阳光与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个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画面。开篇的“杲杲东出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太阳升起的壮丽景象,给人以温暖明亮的感觉,瞬间拉开了诗的氛围。
接下来的“万方被照临”则将这种光辉扩展至四方,象征着自然的普遍与包容。此句不仅表现了阳光的照耀,更隐喻了阳光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脉动。
而后两句“鸲鹆不踰济,草木有常心”则引人深思。水鸟在河流上悠然自得,草木则保持着它们的本性,似乎在表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诗人以鸟和草木作为自然的代表,强调了自然界的法则与自我调节,暗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珍视生命。
整首诗言简意赅,意象鲜明,既有视觉的震撼,又有情感的共鸣,展现出晁公溯对自然深刻的理解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杲杲东出日”中的“杲杲”是指什么?
A. 太阳的颜色
B. 阳光明亮
C. 太阳的形状
“鸲鹆不踰济”中的“踰”是什么意思?
A. 飞越
B. 游泳
C. 休息
诗中“草木有常心”表达了什么?
A. 草木有情感
B. 草木遵循自然规律
C. 草木会说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