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7:02
自题渡海图 其二
真成宦海任西东,回首萍踪一瞬中。
十载含香闻三省,五年樵鹤肃双熊。
可能文字驱潜鳄,赖有精诚贯白虹。
身入画图期共济,肯将华发负初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宦海中的经历与感慨。诗人虽任凭仕途的东西南北,但回首往昔的漂泊,却只是一瞬间的回忆。十年来在官场上感受到的香气,传遍了三省;而五年的隐居生活,则使他忘却了世俗纷扰。或许是通过文字可以驱逐潜伏的危险,但更重要的是有真诚的信念才能贯穿一切。诗人希望在这幅画中与他人共同前行,然而却不希望自己白发苍苍后仍然背负着最初的理想。
余文仪,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的生活经历与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作于余文仪在仕途与隐居之间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坚持。
这首诗充满了余文仪对人生的反思与对理想的执着。开篇以“真成宦海任西东”自述,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放任,流露出一种被动的态度。通过“回首萍踪一瞬中”的描写,诗人回望自己过去的经历,尽显人生的无常与短暂。随后,诗人用“十载含香闻三省”描绘了他在官场上获得的名声与权力,但同时也暗示了这些成就的短暂与虚幻。
“五年樵鹤肃双熊”则引入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内心的清明,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接下来“可能文字驱潜鳄”,诗人开始思考文字的力量,是否能够驱除潜在的危险,而“赖有精诚贯白虹”则强调了真诚与理想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的信念。
最后两句“身入画图期共济,肯将华发负初衷”更是情感的集中表达,诗人希望在理想的蓝图中与他人携手共进,而不愿意在白发苍苍时背负着对理想的遗憾。全诗情感真挚,字句铿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的坚守。
全诗围绕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表达了对真诚与信念的追求。
余文仪的“宦海”指的是:
A. 海洋
B. 官场
C. 生活
“回首萍踪一瞬中”中的“萍踪”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漂浮不定的足迹
C. 旅行的路线
诗中提到的“白虹”象征:
A. 危险
B. 理想与信念
C. 名声
答案: 1.B,2.B,3.B
余文仪与杜甫的作品常常探讨官场与理想的冲突,两者都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余文仪较为个人化,杜甫则更具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