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3:15
瑞日明天仗,仙云拥寿山。
倚栏春昼永,金母在人间。
这首诗描绘了美好的春日景象:阳光明媚,仙云环绕着长寿山。诗人倚靠在栏杆上,享受这悠长的春日时光,仿佛金母(即女娲)就在这人间。
“金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神祇,女娲被视为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护者。她与长寿、繁荣的象征联系紧密,诗中提到她在人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作品风格多样,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写于宋代,其时国家相对稳定,民众安居乐业,诗人借此良辰美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长寿的祝愿,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情和对人间美好的向往。
《皇太后阁六首》中的这一首诗,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明亮、祥和的气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长久安宁生活的期望。开头两句“瑞日明天仗,仙云拥寿山”,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构建出一个光明、温暖的场景,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愉悦。接下来的“倚栏春昼永”,则是诗人融入自然的情感表达,通过“倚栏”这一动态,表现出他对春日的陶醉和享受。而最后一句“金母在人间”,更是将这种自然美景与神性结合,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应当被珍惜和赞美。
苏轼通过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写一个春日的美景,更是在传达一种人生态度:在繁华与宁静中,珍惜眼前的幸福,向往长久的安宁。这种情感在诗中流淌,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体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寄托了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中“瑞日”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日子
B. 雨天
C. 月亮
“金母”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与保护
C. 权力
诗人倚靠在哪里?
A. 树下
B. 栏杆
C. 石头
李白的《庐山谣》与苏轼的《皇太后阁六首》同样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李白更多地强调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出一种豪放的气魄,而苏轼则在描写中融入了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理想,显得更为温和与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