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1:14
极相思•赋得有约不来过夜半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玉箫阁在花茵,留记月波痕。
朱扉半掩,青灯半灭,作意销魂。
半晌月痕移旧处,风淅淅几度微闻。
明知不是,伊家屧响,聊且开门。
在花丛中的玉箫阁,留有月光照耀下的波纹痕迹。
朱红的门半掩着,青色的灯光半熄着,故意让人神伤。
过了半晌,月影移到了旧日的地方,风轻轻吹过,隐约听到几声微响。
明知道不是她的脚步声,还是忍不住打开了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都与古典文学中的相思主题密切相关,表现出对爱人未至的失落与思念。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是明代的一位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著称。她的作品多涉及爱情、离别等主题,展现了女性在明清时期的独特视角。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深夜,作者期待与爱人相会,却因对方未能如约而至而感到失落。反映了那一时期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也可以视为对社会禁忌的反思。
这首《极相思》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与孤寂,传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前两句以“玉箫阁”和“花茵”营造出一幅优雅的画面,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接下来的“朱扉半掩,青灯半灭”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半掩的门和微弱的灯光暗示着期待与失落的交织。诗中提到的“月痕”和“风淅淅”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与细腻的感受。
最后两句“明知不是,伊家屧响,聊且开门”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明知那并不是心中所念之人,却仍抱有一丝期待,体现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希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对爱与失落的双重感受,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内心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体现了深刻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箫阁在花茵”中的“玉箫阁”代表什么?
A. 音乐的象征
B. 生活的安逸
C. 爱情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青灯半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情
B. 孤独
C. 欢乐
“聊且开门”中“聊且”表示什么?
A. 随意
B. 无奈
C.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董以宁的《极相思》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深刻的相思主题,但董以宁的诗更侧重于孤独的情绪,而李清照则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