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04:52
大节甘心死,沉河无一言。
寒江流积恨,明月吊孤魂。
两岸啼鹃血,千秋怨女冤。
夜风吹冷骨,不复葬家园。
全诗翻译:
大节甘愿为死而牺牲,沉入河中却无言以对。寒冷的江水流淌着积聚的仇恨,明亮的月光吊唁孤独的灵魂。两岸的啼鹃哀鸣流出血泪,千秋万代都在为怨女的冤屈而悲鸣。夜风吹拂冷骨,不再回归故乡安葬。
此诗中提到的“孤魂”与“怨女”可以联想到古代许多女子因遭遇不公而留名青史的故事,如王嫱、冯小怜等,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诗中“明月”常被视为一种哀愁的象征,古诗中常以明月寄托对故人的思念与哀伤。
作者介绍:冯如京,清代诗人,虽其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流露出浓厚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冯如京对历史悲剧的回顾之时,反映了他对正义与女性命运的关注,尤其是对古代女子在社会中遭受的不公的同情。
《哭妹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历史感的诗作,诗人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牺牲、孤独和冤屈的思考。诗的开篇直接推出了“甘心死”的高尚品质,展现了对节操的坚守,接着通过“沉河无一言”突显了牺牲者的无声抗争。寒江、明月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阴冷而又凄美的氛围,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对逝者的哀悼。
“啼鹃血”这一意象,传达了深切的悲伤,杜鹃自古以来就是哀伤的象征,而“千秋怨女冤”更是将诗歌情感推向高潮,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女子的冤屈与悲惨命运在此刻得到了声张。最后一句“夜风吹冷骨”,不仅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暗示了生者的无奈与悲凉。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哀悼和冤屈为主题,表达了对英勇牺牲者的敬意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大节甘心死”中的“大节”指的是:
A. 节日
B. 节操
C. 生态
“寒江流积恨”中的“寒江”象征:
A. 温暖
B. 冷漠与悲伤
C. 繁荣
诗中提到的“啼鹃”主要用来表达:
A. 祝福
B. 哀伤
C. 欢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