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8:53
万马簇龙旗,征辽此驻师。
军中破阵乐,塞上纪功碑。
兵力雄于昔,山名起自兹。
天威犹想见,弩火克城时。
万马奔腾,聚集在龙旗周围,正在辽东征战的军队驻扎在这里。
军中奏乐庆祝破敌,边塞立下了功勋碑。
如今的兵力比往昔更为强大,山的名字也源于此。
天子的威严仍在想象中,弩箭射中城墙的那一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万马簇龙旗”出自古代对军队气势的描写,通常用以表现大军出征的壮观场面。“纪功碑”则是历史上常见的军事功勋记录,许多朝代都会在战役后立碑纪念。
作者介绍:
王柘,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清代的军事活动与壮志豪情,风格豪放,擅长描绘战场场景。
创作背景:
《驻跸山》是在清代征讨辽东期间创作,表达了军队的壮志与自豪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国家的军事活动。
《驻跸山》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古诗,诗中通过对军队驻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国家的威严。开篇的“万马簇龙旗”描绘了数不清的战马在军旗下汇聚,气氛热烈,象征着征战的决心与士气的高昂。接着“军中破阵乐”展示了军队胜利后的欢庆,传达出一种胜利的喜悦与自豪。
诗的后半段,提到“兵力雄于昔”,不仅反映出当时的军力强盛,也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积淀,山名的由来寓意着此战役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而“天威犹想见,弩火克城时”则回顾了往昔战斗的辉煌,表现出对未来征战的期冀与对过往英雄事迹的缅怀。整首诗气势恢宏,既有对历史的凝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厚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军队的壮志豪情与国家的荣耀,强调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和历史的延续,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兴旺发达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万马簇龙旗”中的“龙旗”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纪功碑”有什么意义?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出塞》和《驻跸山》同样描绘了战争与军事的主题,但《出塞》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壮志的发泄,而《驻跸山》则更侧重于集体荣誉与国家的强大。从表现手法上看,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修辞,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