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又和前韵十首》

时间: 2025-04-30 18:59:29

诗句

嫩蘂含芳恰褪冰,此时偏恼少陵人。

颠狂觅酒寻诗去,赏遍西湖几树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9:29

原文展示:

嫩蘂含芳恰褪冰,此时偏恼少陵人。颠狂觅酒寻诗去,赏遍西湖几树春。

白话文翻译:

嫩芽含苞待放,正好褪去冰雪,这个时节却让少陵人感到恼恨。他在醉意朦胧中寻找酒和诗,游遍西湖,欣赏几株春花。

注释:

  • 嫩蘂:嫩芽或花蕾。
  • 含芳:含苞待放,象征春天的来临。
  • 褪冰:冰雪融化,春天来临的象征。
  • 少陵人:指王维,号少陵野老,诗中提到的“少陵人”即指他。
  • 颠狂:形容醉酒或心情狂放。
  • 觅酒寻诗:寻找酒和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赏遍西湖:游览西湖,享受美景。

典故解析:

“少陵人”是王维的别号,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诗中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本诗提到王维,是在对他诗歌风格的致敬,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和美酒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山水田园风格,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感受到春的气息,内心激荡,想要借酒浇愁,寻求灵感,创作出更多的诗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挣扎。首句“嫩蘂含芳恰褪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嫩芽与冰雪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来临。接着提到“此时偏恼少陵人”,暗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满,仿佛春天的美好并不能带来内心的宁静,反而让他感到烦躁。

“颠狂觅酒寻诗去”则表现了诗人对酒与诗的渴望,似乎通过醉酒来解脱自己的烦恼。最后一句“赏遍西湖几树春”则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追求,尽管心中有烦恼,但他仍然不忘欣赏春天的美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嫩蘂含芳恰褪冰:春天的嫩芽含苞待放,正好映衬着冰雪的融化,生机勃勃。
  2. 此时偏恼少陵人:在这样美好的时节,反而让王维(少陵人)感到烦恼,展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
  3. 颠狂觅酒寻诗去:诗人醉酒寻诗,表现出他对艺术与生活的渴望。
  4. 赏遍西湖几树春:游历西湖,欣赏春天的美景,尽管心中有忧愁,但仍然享受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嫩蘂含芳”与“褪冰”,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用“含芳”来形容花蕾,赋予其生命。
  • 比喻: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烦恼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与对内心烦恼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嫩蘂: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象征寒冷与消逝,暗示过去的困扰。
  • :象征诗人的渴望与逃避。
  • 西湖:代表自然美景,体现诗人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嫩蘂含芳”中的“嫩蘂”指什么?
    • A. 冰雪
    • B. 嫩芽
    • C. 诗歌
    • D. 酒
  2. “少陵人”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王维
    • C. 杜甫
    • D. 白居易
  3.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钱财
    • B. 酒与诗
    • C. 权力
    • D. 名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出宁静与美好,而杜甫的《春望》则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两者虽同在春天,但情感基调迥异,前者偏向于宁静的美,后者则充满了对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王维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胡浚明村中好客稀五字并作一首 二禽言 其二 二禽言 其一 次韵曾宏父见贻一首 和云门行持长老十二 水车一首 忆山中一首示峦嶅二子用前韵 送楼伴张吏部还朝一首 待潮浙江口寄左与言大夫叶元亮学士兼简吴似之大著 夜起观雪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叨陪末座 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踣尸 鸟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包字头的字 居心叵测 册襚 殷殷垂念 拔来报往 力字旁的字 森林警察 亠字旁的字 包含是的成语 草靸 狂瞽 包含口的成语 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齐心协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