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0:41
春草萋萋绿渐浓。梨花落尽晚来风。试问相逢何处好,小楼东。朱箔影移无限恨,玉箫声转曲将终。独倚阑干谁是伴,月明中。
春天的草木茂盛而绿意渐浓,梨花也在阵阵晚风中纷纷落下。我不禁想问,在哪儿能遇见你呢?或许是在小楼的东边。朱色的帷幕在轻风中摇曳,留下无尽的惆怅,悠扬的玉箫声似乎在诉说着即将结束的曲调。独自倚在栏杆上,身旁没有伴侣,在明月的照耀下,心中满是孤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雍,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和词作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春景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重视。
《摊破浣溪沙·春草萋萋绿渐浓》是一首典型的春景抒情诗,整体氛围清新而又略带愁绪。首句“春草萋萋绿渐浓”描绘了春天的勃勃生机,鲜明的色彩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然而,随后的“梨花落尽晚来风”则转向一种萧瑟之感,梨花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诗人通过“试问相逢何处好,小楼东”来表达对相会的渴望,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中间部分,朱色的帷幕和玉箫声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朱箔影的摇曳,仿佛是在诉说那些无法言喻的惆怅,而“玉箫声转曲将终”则暗示着美好时光的即将结束,令人倍感惋惜。
最后一句“独倚阑干谁是伴,月明中”,将整个诗歌推向高潮。倚靠栏杆的孤独感在明月的映照下愈发明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陪伴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情感的渴望,以及在美好与孤独之间的矛盾心情。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情感的主线,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情感的深刻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的“春草萋萋”主要形容什么?
“朱箔影移”中的“朱箔”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赵雍的《摊破浣溪沙》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涉及孤独和思念的主题,但前者更加侧重于春景与情感的交融,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