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龙吟·秋夜同何杞南师过半塘桐竹圃弹琴》

时间: 2025-05-09 00:31:49

诗句

柴门澹月如烟,垂杨浸在轻烟里。

半池荷露,一堤花影,两三船舣。

今夜流云,昨宵宿雨,碧天无际。

把湘帘四卷,瑶琴漫理,还乍听,疑流水。

前度城西旧寺。

集词人、携尊同醉。

听潮亭上,弦声浩漫,有江湖气。

响散松阴,愁生焦尾,知音谁是。

记回船尚有,娟娟蟾影,照人无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49

原文展示:

柴门澹月如烟,垂杨浸在轻烟里。
半池荷露,一堤花影,两三船舣。
今夜流云,昨宵宿雨,碧天无际。
把湘帘四卷,瑶琴漫理,还乍听,疑流水。
前度城西旧寺。集词人携尊同醉。
听潮亭上,弦声浩漫,有江湖气。
响散松阴,愁生焦尾,知音谁是。
记回船尚有,娟娟蟾影,照人无睡。

白话文翻译:

在淡淡的月光下,柴门显得如烟般朦胧,垂柳浸润在轻烟之中。半池的荷花上挂着露珠,一道堤岸上花影摇曳,几只小船停泊在岸边。今夜的流云悠悠,昨夜的雨水依然未干,碧蓝的天空无边无际。我卷起湘帘,漫不经心地拨弄瑶琴,耳边似乎听到流水的声音。想起城西的旧寺,曾和朋友共饮共醉。听潮亭上,琴声浩荡,带着江湖的气息。琴声在松阴中散去,愁绪在弦尾间流淌,知音究竟是谁呢?我记得回船时,月下的蟾蜍影子依然照耀着我,令我辗转难眠。

注释:

  • 柴门: 这里指的是小门,体现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 垂杨: 垂柳,代表柔美的自然景象。
  • 荷露: 荷花上的露水,象征清新和宁静。
  • 湘帘: 一种轻柔的帘子,常用于遮挡光线,营造出一种朦胧美。
  • 瑶琴: 古代的乐器,代表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
  • 江湖气: 指一种洒脱、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飞声,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以细腻的抒情和精致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夜,潘飞声与友人游玩于半塘桐竹圃,弹琴饮酒,感受自然与友谊的交融,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渴望。

诗歌鉴赏:

《水龙吟·秋夜同何杞南师过半塘桐竹圃弹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开篇以“柴门澹月如烟”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氛围,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而充满诗意的环境中。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半池荷露”和“一堤花影”等景物,表现出自然的清新与和谐美,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在描写人际关系时,诗人提到与友人“携尊同醉”,显示了对友谊的珍视。琴声与潮声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江湖气,凸显出诗人洒脱的性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思考“知音谁是”,表达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慨,使整首诗在宁静与愁思中达到情感的高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柴门澹月如烟: 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朦胧,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垂杨浸在轻烟里: 柳树在烟雾中显得柔美,进一步加强了环境的静谧感。
  3. 半池荷露,一堤花影,两三船舣: 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和谐美。
  4. 今夜流云,昨宵宿雨,碧天无际: 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天气的变化,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5. 把湘帘四卷,瑶琴漫理: 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在音乐中沉醉。
  6. 前度城西旧寺: 提及往昔的回忆,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7. 集词人携尊同醉: 体现了友谊与共享的乐趣。
  8. 听潮亭上,弦声浩漫: 描绘音乐的广阔与悠扬,似乎融合了自然的声音。
  9. 响散松阴,愁生焦尾: 反映了音乐带来的情感波动与愁苦。
  10. 知音谁是: 表达诗人对知音的思考与渴望。
  11. 记回船尚有,娟娟蟾影: 以月光映照回忆,增添了诗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烟”比喻月光的朦胧。
  • 拟人: “弦声浩漫”,将琴声赋予生命,增强了音乐的感召力。
  • 对仗: “今夜流云,昨宵宿雨”形成对照,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际关系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宁静、孤独和思念。
  • : 代表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 : 代表纯洁与清新。
  • : 象征文人的高雅与抒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垂杨”指的是什么?

    • A. 柳树
    • B. 桃树
    • C. 梅树
    • D. 松树
  2. 诗人通过什么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

    • A. 对自然的描写
    • B. 对友谊的回忆
    • C. 对音乐的感受
    • D. 对时间的思考
  3. “白话文翻译”中提到的“月下的蟾蜍影子”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孤独
    • C. 生命
    • D. 自然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表达隐逸和自然的情怀。
  • 李白《月下独酌》: 反映对孤独与友谊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月夜的景象,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的哲思,而潘飞声则侧重于友谊与自然的结合,展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提供关于潘飞声的生平与作品分析。
  • 《古诗词鉴赏辞典》: 详细解释古诗词的意象与修辞手法。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南园道堂 西湖竹枝词 听松楼落成 泊青县 同林介夫游梅雨潭和韵 金蕉叶(秋夜不寐) 阮郎归(客中思马迹山) 糖多令(寿东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匹夫之谅 揭箧探囊 凡胎俗骨 靡曼 燮理阴阳 辖邑 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齿字旁的字 行斟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毋字旁的字 旁道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芦结尾的成语 军筹 因事制宜 先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