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6:36
上卢沟一望,正红日破霜寒。尽渺渺飞烟,葱葱佳气,东海西山。
依稀玉楼飞动,道五云深处是天关。柳外弓戈万骑,花边剑履千官。
寒窗萤雪一生酸。富贵几曾看。问今日谁教,黄尘匹马,更上长安。
空无语,还自笑。恐当年贡禹错弹冠。
拟把繁华风景,和诗满载归鞍。
从卢沟向远处眺望,正是红日升起,驱散了霜冷。烟雾弥漫,清气袭人,东海与西山交相辉映。
依稀看到玉楼在飞舞,似乎在五云深处的天关。柳树之外,万骑骑兵,剑履华丽的官员成群。
寒窗下,萤火虫与雪花交织,人生的酸涩滋味。富贵几度可曾看见?问如今谁能教导,黄土漫天的马背上,更往长安而去。
无话可说,却自笑。恐怕当年贡禹错过了升迁的机会。
打算把这繁华的风景,和诗句一同装满马鞍。
刘敏中(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子云,号澄江,出生于元朝时期,擅长词曲。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木兰花慢·晓过卢沟》写于元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荣华富贵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思考。
这首诗充满了对繁华与人生的思考,开篇以“上卢沟一望”引入,生动描绘了晨曦初升时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而又温暖的感觉。刘敏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山水与战马相结合,暗示着国家的变迁与个人的命运。诗中“寒窗萤雪一生酸”的句子更是揭示了诗人对自身经历的感慨,借用萤火与雪花的意象,表现了在艰苦环境中求索的艰辛。最后,诗人以“拟把繁华风景,和诗满载归鞍”结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未来的希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艺术性,构筑了一个既具历史感又有个人情感的空间,使得读者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繁华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的反思,揭示了人在历史潮流中的无奈与努力追寻的心态。
诗中“寒窗萤雪”意指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艰苦的求学
C. 战争的胜利
诗人对富贵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无所谓
C. 感叹
“拟把繁华风景,和诗满载归鞍”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向往
C. 对现实的逃避
与《春江花月夜》相比,刘敏中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反思,而张若虚则强调自然景观与情感的结合,二者在表达手法与主题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