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7:45
千尺崖头一派清,
古今不绝坠峥嵘。
长风卷起散岩壑,此日蚊知喷玉名。
在千尺高的悬崖上,清澈的水流奔腾而下,
古往今来,不曾停止地在崖壁上飞泻而下。
长风掀起了岩石之间的水流,今天的蚊子都知道这叫喷玉潭。
“喷玉潭”是一个特指地名,形容水流清澈而美丽的潭水。潭水如玉,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诗中提到的“蚊知”,意指自然界中的生物也能感受到潭水的美丽,这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史为鉴,提倡理学。司马光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喷玉潭》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政治动荡、士人追求理想的时期。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不仅是对美的赞美,也是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时局的思考。
《喷玉潭》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和谐。诗的开头通过“千尺崖头一派清”勾勒出高耸的悬崖与清澈的水流,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古今不绝坠峥嵘”,不仅强调了水流的绵延不绝,更暗示了自然的恒久与不变。
在表达自然之美的同时,诗人也巧妙地将长风与蚊子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长风卷起水流,展现了自然的力量,而“此日蚊知喷玉名”则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物对美的感知。整首诗通过清新优雅的语言,唤起了读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千尺崖头一派清:
古今不绝坠峥嵘:
长风卷起散岩壑:
此日蚊知喷玉名:
整首诗通过描绘喷玉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诗中蕴含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喷玉潭》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喷玉”是指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山居秋暝》与《喷玉潭》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但前者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而后者则强调水流的动态与力量,二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