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时间: 2025-05-07 08:52:19

诗句

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19

原文展示:

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

白话文翻译:

钓鱼的玉台是旧时的景象,吟咏的茅梁苑却是新的风貌。
地位高贵如华衮,但家境却像布衣般贫寒。
坚持正道,才能在当世高尚,清风留给后人。
千秋之下,寒光照耀眼目,竹简和帛书不再沾染尘埃。

注释:

  • 钓玉:指的是钓鱼,象征一种清闲的生活。
  • 吴台:古代指的是吴国的台地,可能暗指大地的美丽。
  • 华衮:华丽的官服,象征高贵的地位。
  • 布衣:指的是平民,家境贫寒。
  • 直道:正直的道理或行为。
  • 清风:象征高洁、清白的气节。
  • 千秋:指时间的久远。
  • 竹帛:古代书写材料,象征文化典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实事求是,倡导儒家思想。他的诗词风格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是司马光为纪念祁国正献公而作,表达对其的悼念与敬仰。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品德与地位的思考,强调了正直与清白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挽歌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正献公的追思与敬仰。首联以“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开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对古老美好时光的怀念,又引出了新的时代风貌。第二联“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通过对比地位与家境的反差,突显了正献公的高尚人格与清白气节,揭示了“直道高当世”的主题,强调了道德的崇高性。最后两句“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则用历史的长河来照亮人的品德,竹帛象征着文化的传承,意指即使身处尘世,正直的品德也能超越时间的洗礼,留存于世。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司马光对人品的高度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怀旧与新生的对比,钓鱼的悠然与吟咏的雅致。
    2.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反映高贵的地位与贫寒的家庭形成对照,突显人物的高尚品德。
    3.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崇尚正道,清白之气留给后人,是对正献公的赞美。
    4.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历史的光辉照耀,知识与品德的永恒。
  • 修辞手法:

    • 对比:首联和第二联中对比古今、地位与家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象征:竹帛象征文化,清风象征高洁的品德。
  • 主题思想: 这首诗强调了正直与清白的重要性,表现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与追思,传递出一种理想的道德观。

意象分析:

  • 钓玉:象征闲适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 华衮:代表社会地位的象征。
  • 布衣:反映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
  • 清风:象征高洁与正义。
  • 竹帛:文化与知识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中的“华衮”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卉
    B. 华丽的官服
    C. 一种武器
    D. 一种美食

  2. 诗中“千秋寒照目”是想表达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历史的久远与光辉
    C. 个人的悲伤
    D. 自然景色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司马光的《祁国正献公挽歌》更侧重于品德的赞美和历史的深度,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个性的表达。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司马光评传》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诗词的艺术与技法》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送晁道夫叔侄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食笋十韵 颐轩诗六首 菩萨蛮 淹泊平山堂。寒食节,固陵绿事参军表弟周元固惠酒,为作此词 外舅孙莘老守苏州留诗斗野亭庚申十月庭坚和 南楼画阁观方公悦二小诗戏次韵 又寄王立之 答永新宗令寄石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柔铁 飞字旁的字 眼不交睫 户告人晓 汗流浃肤 包含建的成语 支济 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骨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一秉虔诚 风雨共舟 文什 沮抑 包含邻的词语有哪些 九宗七祖 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