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19
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
钓鱼的玉台是旧时的景象,吟咏的茅梁苑却是新的风貌。
地位高贵如华衮,但家境却像布衣般贫寒。
坚持正道,才能在当世高尚,清风留给后人。
千秋之下,寒光照耀眼目,竹简和帛书不再沾染尘埃。
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实事求是,倡导儒家思想。他的诗词风格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是司马光为纪念祁国正献公而作,表达对其的悼念与敬仰。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品德与地位的思考,强调了正直与清白的重要性。
这首挽歌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正献公的追思与敬仰。首联以“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开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对古老美好时光的怀念,又引出了新的时代风貌。第二联“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通过对比地位与家境的反差,突显了正献公的高尚人格与清白气节,揭示了“直道高当世”的主题,强调了道德的崇高性。最后两句“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则用历史的长河来照亮人的品德,竹帛象征着文化的传承,意指即使身处尘世,正直的品德也能超越时间的洗礼,留存于世。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司马光对人品的高度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强调了正直与清白的重要性,表现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与追思,传递出一种理想的道德观。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中的“华衮”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卉
B. 华丽的官服
C. 一种武器
D. 一种美食
诗中“千秋寒照目”是想表达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历史的久远与光辉
C. 个人的悲伤
D. 自然景色的美丽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司马光的《祁国正献公挽歌》更侧重于品德的赞美和历史的深度,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个性的表达。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