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7:59
正春晴,又春冷,云低欲落。
琼苞未剖,早是东风作恶。
旋安排一双银蒜镇罗幕。
幽壑。水生漪,皱嫩绿潜鳞初跃。
愔愔门巷,桃树红才约略。
知甚时,霁华烘破青青萼。
忆昨。,引蝶花边,近来重见,身学垂杨瘦削。
问小翠眉山,为谁攒却。
斜阳院宇,任蛛丝罥遍,玉筝弦索。
户外惟闻,放翦刀声,深在妆阁。
料想裁缝,白苎春衫薄。
在春暖的日子里,天气却又有些寒冷,低垂的云似乎要落下来。
花苞尚未开放,早已感觉到东风的恶作剧。
于是安排了一双银色的蒜头,压在罗帷上。
幽静的山谷里,水面生起涟漪,嫩绿的植物中潜藏着初跃的鱼鳞。
静谧的门巷中,桃树的花朵刚刚露出微红的色彩。
不知道什么时候,阳光透过云层,照亮了翠绿的花蕾。
回想昨天,引来了蝴蝶在花边翩翩起舞,最近才再次见到,身姿如垂柳一般纤细。
问小翠眉山,为何心中愁苦。
斜阳洒在院子里,任由蛛丝四处缠绕,玉筝的弦音轻轻响起。
户外只听见裁剪衣服的声音,深藏在妆阁之中。
想必是裁缝正在忙碌,薄薄的白苎春衫正在制作中。
蒋捷(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宋代),字仲明,号白苎。蒋捷以其清新优雅的诗风著称,常在诗中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感悟。他的作品多描写春夏之景,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白苎》写于春天之际,正值花开之时,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春暖与寒冷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多变与美丽,反映了人们在春日中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体会。
《白苎》一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变化。开篇即以“正春晴,又春冷,云低欲落”引入,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寒冷交替,给人以一种错综复杂的感受。接着,诗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天的花蕾尚未绽放的状态,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惆怅的氛围。
诗中“旋安排一双银蒜镇罗幕”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银蒜的比喻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春日气息。同时,水面上的涟漪与潜鱼的初跃,描绘出春水初生的生机盎然,体现了春天的活力与希望。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逐渐引入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到“小翠眉山,为谁攒却”,不仅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美丽,也引发了对人情世故的思考。最后,诗人在斜阳下的院落中,听见裁缝的剪刀声,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活气息。
整体而言,《白苎》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围绕春天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机与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的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琼苞”指的是什么?
A. 花蕾
B. 果实
C. 叶子
D. 植物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哪种情感?
A. 悲伤
B. 欢愉
C. 愤怒
D. 忧郁
“东风作恶”是指什么?
A. 春风带来的寒意
B. 东风带来的温暖
C. 东风的温柔
D. 东风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