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3:16
作者: 蒋捷 〔宋代〕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窗纱上映出人影,究竟是谁来摘花呢?如果要摘花,就请随意去摘吧,谁知道摘去后会送到哪个人家呢?屋檐的牙角上,最好的枝条在哪里呢?折的时候就高高地折一些。请告诉那摘花的人,花必须斜插在鬓边才好看。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通过描绘摘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花的憧憬和对人的思念,反映出作者的情感状态和生活情境。
作者介绍: 蒋捷,字宗孟,号白云,生于北宋末年,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以词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致。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风云变幻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这首词以一种轻柔的笔调,描绘了窗前的一个小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开头的“人影窗纱”便勾勒出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仿佛在暗示着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延续。通过“折花”这一动作,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暗示着对爱的追求。“知折去向谁家”的疑问,流露出一种对未知的期待和对情感归宿的渴望。
在第二部分,词人用“檐牙”和“枝最佳”描述了摘花的动作,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动感,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一句“须插向鬓边斜”,则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是一种生活的细节描写,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暗示了爱与美的结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词通过描绘摘花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人情的思考,以及对爱的渴望,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生活的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人影窗纱”指的是什么?
A. 窗帘上的影子
B. 墙壁上的画
C. 地上的阴影
答案: A
“须插向鬓边斜”中的“鬓”指的是什么?
A. 脖子
B. 耳边的头发
C. 额头
答案: B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爱情与美好
C. 权力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