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即事》

时间: 2025-05-07 07:32:24

诗句

梁燕无声半掩关,昼长人静觉春閒。

閒中却有农歌起,声在晴烟绿处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2:24

原文展示

春日即事
作者:姚勉 〔宋代〕

梁燕无声半掩关,
昼长人静觉春閒。
閒中却有农歌起,
声在晴烟绿处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宁静和农忙的景象。诗的前两句描写静谧的春日,梁燕在门前无声地栖息,白昼漫长,人们安静地享受着春天的闲适;后两句则转向田间,虽然看似安静,但却传来了农民的歌声,那声音在晴朗的烟雾和绿意盎然的山间回荡。

注释

  • 梁燕:这里指的是一种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 掩关:半掩的门,表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昼长:春天白昼变长,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春日的悠闲。
  • 农歌:农民的歌曲,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劳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风光和生活场景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乡间的某个春日中,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写下这首反映春日闲适与农忙的诗作。

诗歌鉴赏

《春日即事》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生机,诗的开头通过“梁燕无声半掩关”描绘了一幅安静的画面:燕子在门前栖息,门半掩着,仿佛在守护着这份宁静。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柔和,时光悠然流逝。在接下来的“昼长人静觉春閒”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闲适,长长的白昼让人倍感轻松,心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但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田间的生动场景,“闲中却有农歌起”,虽然外表看似宁静,但实际上农民的歌声在这春日的气氛中回荡,展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活力。这种反差让整首诗更具层次感,反映了春天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双重特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了春日的静谧环境,展示了自然的和谐美。
    • 第三、四句:转向春日劳作的农民,体现了生机与活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声”与“觉春閒”,形成了音韵上的和谐。
    • 意象:燕子、农歌、晴烟、绿山等意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春日画面。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春日静谧与农忙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着希望与生机。
  • 农歌:体现了劳动的美好,反映了农民的生活。
  • 晴烟绿处山:表现春天的自然美,象征着生机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梁燕”指的是什么? A. 燕子
    B. 燕窝
    C. 燕山

  2. 诗中提到的“农歌”主要代表什么? A. 休闲歌曲
    B. 劳动的歌曲
    C. 季节的歌曲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闲适与生机
    B. 夏天的热烈
    C. 秋天的收获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姚勉的《春日即事》和杜甫的《春望》都体现了春天的美丽,但姚勉更侧重于描绘春日的闲适与生活的细腻,而杜甫则在春天的背景下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这种风格的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对春天的理解和表现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鱼凫关宴别赵龙岩佥宪 招刘善充 大相公岭 大华寺即事 大理春市因忆李仁甫 乌撒喜情 酬金秀才 游玉案山宝珠寺 宿积翠岩 五月二日太华寺会效韩昌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字旁的字 暖匣 三达 麦字旁的字 奋飞横绝 具食与乐 攴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虎体原斑 欢场 寡结尾的成语 樽酒论文 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物贡 水冲 东闯西踱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