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罗道甫归庐陵应举》

时间: 2025-05-07 09:41:12

诗句

西风满路桂枝香,催整登云步月装。

群辈总皆推德行,三年稔已听文章。

琅琅议论须披腹,琐琐功名只探囊。

捷了早来谈杰作,耸闻鸣凤瑞朝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1:12

原文展示

送罗道甫归庐陵应举
——姚勉 〔宋代〕

西风满路桂枝香,
催整登云步月装。
群辈总皆推德行,
三年稔已听文章。
琅琅议论须披腹,
琐琐功名只探囊。
捷了早来谈杰作,
耸闻鸣凤瑞朝阳。


白话文翻译

西风吹拂,满路飘散着桂花的香气,
催促着我整理衣衫,准备登高步入月光之中。
众人都在推崇你的德行,
三年来,我已听闻你的文章。
朗朗的议论需要掏心披露,
琐碎的功名只是在探讨口袋里的事。
捷足先登的人总是早来谈论杰作,
令人振奋的鸣凤在金色的朝阳下升起。


注释

  • 桂枝香: 指的是桂花的香气,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成就。
  • 登云步月: 形容高远的志向和理想,寓意理想的实现。
  • 推德行: 大家都在推崇和赞美品德与才能。
  • 琅琅议论: 形容清晰响亮的讨论或评论,表示对某事的赞赏。
  • 探囊: 比喻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探寻得失。
  • 捷了: 形容快速成功或取得成绩。
  • 鸣凤: 寓意才子或优秀人才的出现,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字仲远,号梅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罗道甫归庐陵参加科举考试的诗作,表现了对朋友的祝福和期待。庐陵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方,科举考试在古代是士人追求名利和地位的重要途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一种清新的气息,表达了对友人罗道甫的美好祝愿与期待。开篇以“西风满路桂枝香”引入,勾勒出一幅秋意盎然的画面,桂花的香气象征着友人的前途光明,深具象征意义。接着“催整登云步月装”进一步提升了诗人的情感,表现出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对德行与功名的探讨,“群辈总皆推德行,三年稔已听文章”,阐述了朋友的才华与人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推崇,展现出一种对人性与道德的追求。

“琅琅议论须披腹,琐琐功名只探囊”,这两句展现了对名利的批判,强调真正的才华与品德应当被重视,而不是琐碎的功名之利,令人深思。

最后两句“捷了早来谈杰作,耸闻鸣凤瑞朝阳”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结束,象征着才子的崛起与美好的前景,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既有对友人的祝愿,也有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体现了姚勉作为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风满路桂枝香: 描绘秋风中的桂花香气,营造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2. 催整登云步月装: 表达对友人的期待,准备迎接美好未来的心情。
  3. 群辈总皆推德行: 强调友人的品德受人尊重,展示社会对人才的重视。
  4. 三年稔已听文章: 说明朋友的才华已被人认可。
  5. 琅琅议论须披腹: 指出对话讨论应当真诚,揭示内心真实的想法。
  6. 琐琐功名只探囊: 批判追求功名利禄的肤浅。
  7. 捷了早来谈杰作: 形容成功者总是早来分享自己的成就。
  8. 耸闻鸣凤瑞朝阳: 以鸣凤和朝阳象征未来的美好,表达对友人的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 “鸣凤”比喻优秀人才的出现,寓意深远。
  • 对仗: 前后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 桂枝香、鸣凤等意象象征了美好和成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品与才华的推崇,同时提出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强调德行和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 象征秋天的到来,带来思念与感伤。
  • 桂枝香: 象征美好、成功与希望。
  • 云月: 象征理想与追求。
  • 鸣凤: 象征才华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风满路桂枝香”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琅琅议论须披腹”中,“披腹”指的是什么?
    A. 表达真实想法
    B. 隐藏心事
    C. 讨论功名
    D. 赞美他人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对什么的追求?
    A. 功名利禄
    B. 友谊
    C. 德行与才华
    D. 自然风光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 主题相似,都是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但《登高》更多表现了孤独与失落。
  • 《静夜思》: 表达思乡情怀,与此诗对友人的祝福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李白诗选注》
  4. 《古诗词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郊即事 长风沙 不寐 拨置吏牍再作一诗以酬相恼之什 病中书 病中纪事 丙辰罢郡得祠 爱闲堂 水调歌头·拥节出闽峤 前调(送赵帅镇成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歧路徘徊 玄字旁的字 勃谿相向 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似懂非懂 西字头的字 芘依 无所作为 米字旁的字 涵养 练悉 饔飧不继 頁字旁的字 号吟 噩噩浑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