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5:39
原文展示:
虐籴安能峙糗粮,只因根本暗中戕。
并缘鼠猾丰衣食,受纳狼贪富橐囊。
中户白科都罄室,列城黑腐谩盈仓。
边尘澒洞烽烟急,民命如丝谨勿伤。
白话文翻译:
虐待农民的行为怎么能维持粮食的供应呢?这都是因为根本的原因在暗中破坏。
再加上老鼠狡猾,丰衣足食,却被狼的贪婪所吞噬。
中等家庭的白米都已经用尽,城里的粮仓黑暗腐烂,空虚不堪。
边疆的尘土飞扬,烽烟四起,民众的性命如同细丝,切莫受到伤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的苦难和对人民生计的关心,风格偏向于写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战乱频繁、农民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不公现象的控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精准的描绘,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农民的艰辛。开头两句以“虐籴”引入,直指剥削者的无情,揭露了在压迫下粮食供应的困境。接着,通过“鼠猾”与“狼贪”的对比,展现了在这个社会中,弱者如何被阴险与贪婪所吞噬。中间两句则通过描绘中户家庭的困境及城中粮仓的腐烂,反映了社会的普遍贫困与腐败。而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边疆,强调战乱对民众生命的威胁,表达了对无辜民众的深切关怀和警惕。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控诉,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呼吁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保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C. 对爱情的表达
“民命如丝”这句中的“丝”主要用来比喻什么?
A. 生命的坚韧
B. 生命的脆弱
C. 生活的富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