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齐天乐五十首 其六》

时间: 2025-04-27 02:41:21

诗句

宣城入去春如锦,千山杜鹃红映。

翠挹琴溪,青环箬岭。

步步引人入胜,苍松冠岭。

更云栈凌虚,石亭当径。

浣尽尘襟,不须禅悦已心定。

陵阳修路渐坦,见江头九子,依约灵境。

峰嵌招提,溪通略彴,曲曲晴漪如镜。

泉扃翠冷,想月明中宵,万峰青静。

定有真灵,此闲参内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1:21

原文展示

宣城入去春如锦,千山杜鹃红映。
翠挹琴溪,青环箬岭。
步步引人入胜,苍松冠岭。
更云栈凌虚,石亭当径。
浣尽尘襟,不须禅悦已心定。
陵阳修路渐坦,见江头九子,依约灵境。
峰嵌招提,溪通略彴,曲曲晴漪如镜。
泉扃翠冷,想月明中宵,万峰青静。
定有真灵,此闲参内景。

白话文翻译

走进宣城,春天如锦绣般美丽,千山万岭的杜鹃花红艳夺目。
翠绿的琴溪流淌,青翠的箬岭环绕四周。
一步一步引导着人们走进美景,苍松高耸于山岭之上。
云雾缭绕的栈道如同凌空而立,石亭恰好在小径旁边。
洗净了尘世的烦恼,心灵不需要禅悦就已宁静。
陵阳的修路变得越来越平坦,远远可以看到江边的九子山,隐约显现出灵山胜境。
山峰交错,溪流畅通,曲曲折折的水面如同明镜。
泉水清冷,想象着明月照耀的夜晚,万山静谧。
定有真灵存在于此,闲适地参观内在的境界。

注释

  • 宣城: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以春景著称。
  • :这里指春天的美丽景色,如同锦绣。
  • 杜鹃:一种花,春天开放,红色。
  • 箬岭:山岭名,青翠的意象。
  • 浣尽尘襟:洗净心中的尘埃,指内心的宁静。
  • 灵境:神秘而美好的地方。
  • 真灵:指真切的灵气,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和灵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端木埰,清代诗人,少有文名,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具有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在清代,文人多游览名山大川,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此诗作于春季,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世界。诗人用“春如锦”来形容春天的美丽,立即引起读者的视觉联想,接下来的“千山杜鹃红映”则将气氛推向高潮,红色的杜鹃花点缀在绿意盎然的山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具视觉冲击力。

诗中多次使用了“翠”、“青”等字眼,增强了自然色彩的表现力。同时,诗人在描写山水时,采用“步步引人入胜”这样的句式,给予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云栈、石亭、泉水等元素交替出现,展现出自然的丰富多彩。

最后,诗人通过“此闲参内景”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明即使身处美景之中,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与领悟。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也传递出一种哲学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宣城入去春如锦:描写春天的美丽,暗示进入宣城春天的生机。
  2. 千山杜鹃红映:杜鹃花盛开,红色映衬着山峦,展现生动的春色。
  3. 翠挹琴溪,青环箬岭:琴溪的清翠与箬岭的青色相互环绕,构成美丽的自然画卷。
  4. 步步引人入胜:每一步都让人沉醉不已,体现诗人对美景的赞叹。
  5. 苍松冠岭:苍松高耸在山顶,象征着坚韧与永恒。
  6. 更云栈凌虚,石亭当径:云雾缭绕的栈道和石亭,增添了神秘感和自然的美。
  7. 浣尽尘襟:洗净心中的烦恼,表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8. 陵阳修路渐坦:道路逐渐修通,象征着生活的进步与变化。
  9. 见江头九子,依约灵境:远方的九子山,隐约显现出灵气。
  10. 峰嵌招提,溪通略彴:山峰和溪水的交错,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
  11. 曲曲晴漪如镜:水面波光粼粼,如同明镜,展现出宁静的美。
  12. 泉扃翠冷:泉水清冷,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13. 想月明中宵,万峰青静:想象皓月映照下的宁静夜晚,万山沉静无声。
  14. 定有真灵,此闲参内景:相信这里一定有真灵气息,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如锦”,将春天比作锦绣,形象生动。
  • 对仗:如“峰嵌招提,溪通略彴”,结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如“步步引人入胜”,赋予了自然景色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热爱,传达出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心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生命力。
  • 青松:象征坚韧与永恒。
  • 溪水:象征灵动与生机。
  • 明月:象征宁静和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宣城”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浣尽尘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平静
    • C. 愤怒
    • D.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九子山”象征了什么?

    • A. 友情
    • B. 灵气
    • C. 财富
    • D. 战争

答案

  1. C. 春天
  2. B. 平静
  3. B. 灵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晓》- 孟浩然
  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但侧重于春的声音和生机。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现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马六甲 减字木兰花 其一 送春 减字木兰花·相思 减字木兰花 招友人游湖 减字木兰花 其五 罂粟 减字木兰花 九还阳丹进道 减字木兰花 忆杭 减字木兰花 暹粒 减字木兰花 香蕉苹果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趑趄不前 斗字旁的字 贞皦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幾字旁的字 烹狗藏弓 俯仰一世 私字儿的字 翻卷 門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茅卜 一鸟入林,百鸟压音 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者不可得兼 知其一未睹其二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