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4:42
相风日日问长年,
鹢首遥知近个边。
别后情亲难过我,
故家人物更谁贤。
一尊且对荒城酒,
六月休牵上水船。
小此淹留待追诏,
公车归奏牍三千。
每日的西风都在询问我的长年岁月,
那孤雁的头影远远地知道我身处何地。
别后亲情难以承受的痛苦,
故乡的人们又有谁能比得上我的贤良?
我暂且对着这荒凉的城池饮酒,
六月里却不想再牵挂水上的船只。
小小的此刻,我只等着追来的诏书,
公车归来时要奏上三千的文书。
本诗中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涉及到的“西风”、“孤雁”等意象在古诗中常用来表现离愁别绪,反映了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君复,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作品多涉及家国情怀与游子心情。
此诗创作于张孝祥流亡或离别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亲情的唏嘘以及身处异地的孤独感。
张孝祥的《子云压境先遣诗次韵》是一首充满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意象和个人情感,传达出离别后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相风日日问长年”,以“西风”作为对话者,借助自然界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的无尽追忆。“鹢首遥知近个边”则通过孤雁的形象,传达出游子对故乡的遥远思念。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直言别后的亲情难以承受,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人的珍惜。“一尊且对荒城酒”,在荒凉的城市中独自饮酒,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的情感层层递进,表现出一种孤独感与对归属的渴望。
最后两句提到的“追诏”和“公车归奏牍三千”,则暗示了诗人仍寄希望于前途与未来的变迁,尽管身在异乡,但内心仍有期盼与追求。在这首诗中,张孝祥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展现了游子心中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围绕着游子的思乡情怀展开,表现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无奈。情感真挚,画面生动,使得读者能感同身受。
诗中提到的“相风”指的是哪种风?
A. 东风
B. 西风
C. 南风
D. 北风
“鹢首”在诗中指代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水流
D. 一种山
诗人对故乡人物的评价是什么?
A. 全都贤良
B. 无人可比
C. 都不贤良
D. 只一人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