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54:10
次韵答樊伯撝
作者: 陈著 〔宋代〕
直以佣为业,何妨睡作魔。
吟诗终日少,饮酒一生多。
坐久头鸣籁,行迟脚有鹅。
林居三十载,一室小维摩。
我只以佣工为生,难道睡觉就成了魔鬼?
吟诗的时间一天到晚都很少,喝酒的时间却是一辈子都不少。
坐久了头上响起了竹笛声,走得慢了脚下仿佛有了鹅。
在林中居住了三十年,只有一间小小的维摩居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生活与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陈著与友人樊伯撝的交流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吟诗与饮酒的反思。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口吻探讨了生活的意义和个人的选择。诗人在第一句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以佣工为生的现实,似乎对这种生活状态感到无奈,但随即用“何妨睡作魔”来调侃自我,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对自己吟诗的时间少,而饮酒的时间却多进行了对比,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与享受生活之间的矛盾心态。
诗中“坐久头鸣籁”与“行迟脚有鹅”的意象,生动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久坐久行的状态,表现出一种闲适和随意的生活方式。同时,诗人提到“林居三十载”,既是一种对岁月的回顾,也暗示了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归属。
整首诗通过轻松的语调和幽默的修辞,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是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吟诗终日少,饮酒一生多”表达了什么对比?
A. 吟诗多于饮酒
B. 饮酒多于吟诗
C. 吟诗与饮酒相等
D. 否定吟诗
“林居三十载”中的“林”象征什么?
A. 人生的繁华
B. 诗人的理想生活
C. 世俗的喧嚣
D. 自然的纯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次韵答樊伯撝》更强调对生活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更加洒脱和豪放的态度。两者均在饮酒与诗歌创作中探讨个体的孤独与理想,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魅力。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