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涪翁亭》

时间: 2025-05-02 10:51:03

诗句

清音妙绝东坡老,方响名高太史公。

水绕乌尤谈笑外,江连洪雅画图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1:03

原文展示:

题涪翁亭
作者: 黄然 〔宋代〕
清音妙绝东坡老,方响名高太史公。
水绕乌尤谈笑外,江连洪雅画图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清脆的音声绝妙如同东坡老人的吟唱,声名显赫如同太史公的史书。水流环绕着乌尤山,谈笑声飘荡在外;江水与洪雅相连,宛如画中美景。

注释:

  • 清音: 清脆悦耳的音乐声。
  • 东坡老: 指苏轼,号东坡居士,以诗词、散文、书法等著称。
  • 太史公: 指司马迁,其所著《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经典。
  • 水绕乌尤: 乌尤山被水环绕的景象。
  • 谈笑外: 指在山外谈笑风生。
  • 江连洪雅: 江水与洪雅相连,描绘出自然的美景。

典故解析:

  • 东坡: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诗词成就斐然,常被后人称颂。
  • 太史公: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他的《史记》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文学巨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然,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其诗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黄然游览涪翁亭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涪翁亭作为一个风景名胜,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吟咏。

诗歌鉴赏:

《题涪翁亭》通过清音、山水、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诗的开头两句提到的“清音”和“方响”不仅是对自然声响的描绘,更是对东坡苏轼和太史公司马迁的崇敬。诗人将自然与历史巧妙结合,显示出对古代文人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后两句则是对涪翁亭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水绕乌尤,江连洪雅,展现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这里的“谈笑”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韵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音妙绝东坡老”:清脆的音声如同东坡老人的绝妙吟唱,表现了对苏轼的崇敬。
    • “方响名高太史公”:声名显赫如太史公司马迁,彰显了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 “水绕乌尤谈笑外”:水流环绕乌尤山,形成了一个优美的环境,谈笑声从山外传来。
    • “江连洪雅画图中”:江水与洪雅相连,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呈现对称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 将东坡老与清音相提并论,用以突出其才华和声誉。
  •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历史文化人物的追思,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清音: 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与人文的融汇。
  • 东坡老、太史公: 代表历史文化的深厚,彰显了诗人对前辈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 水、江: 水是生命与自然的象征,表现了自然的灵动与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坡老”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司马迁
    • B. 苏轼
    • C. 李白
  2. 诗中“水绕乌尤”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 A. 山峰
    • B. 河流
    • C. 湖泊
  3.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 A. 对战争的厌恶
    • B. 对自然和历史文化的热爱
    •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比较黄然的《题涪翁亭》和柳宗元的《江雪》,两者均描写自然景色,但黄然更强调人文情怀,而柳宗元则突出孤寂与清冷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文章与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张文潜晚春 其二 书怀二首 比与鲜于柬之游池上已而辱三诗见示因次韵 送陈南仲守象州 除夜次大光韵大光是夕婚 有感 静缘书屋 宿山祠(一作宫山祠) 闻郭怡有诗未及见因赋此以寄恨 东安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笑面虎 旦夕之危 页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简况 臣字旁的字 西班 是开头的成语 染开头的成语 王氏帖 荆棘满腹 显没 祖开头的成语 风驰草靡 乱蝶狂蜂 用字旁的字 细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