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1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0:23
酷怜风月为多情,还到春时别恨生。
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
这首诗表达了对风月的怜惜,仿佛它们也是多情的,然而春天再次来临时,却引发了别离的怨恨。作者倚靠着柱子,沉思着倍感惆怅,仿佛经历了一场模糊不清的春梦。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风月”常常与古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人物相关联,代表了文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张泌,唐代诗人,字子周,江西人。张泌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诗人个人情感的交织,张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别离和遗憾的深切思考。
《寄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别离的苦楚,诗的开头通过“酷怜风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怜惜。这里的风月不仅是自然的表现,更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接着提到“还到春时别恨生”,则展示了春天的到来并未带来喜悦,反而引发了对过去别离的追忆和怨恨,反映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常常伴随的忧愁。
“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那种孤独而又沉思的状态,柱子成为了他思绪的寄托,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诗的最后一句“一场春梦不分明”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春梦的模糊不清象征着人生中许多事情的无奈与难以捉摸,传达出一种对美好而又短暂的渴望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出张泌对生命与情感的独特理解,也让读者在细腻的描绘中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生命的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别离的惆怅,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酷怜”是什么意思?
A. 深切地怜惜
B. 冷淡无情
C. 喜欢自然
D. 对人无情
“倚柱寻思倍惆怅”中,诗人是在做什么?
A. 睡觉
B. 思考
C. 走路
D. 听歌
诗中提到的“春梦”象征着什么?
A. 真实的梦
B. 短暂而美好的事物
C. 令人愉快的回忆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寄人》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