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3:14
临江仙
醉听儿童歌出塞,相看书剑昂藏。
北陲门户九边疆。当年怜竹垞,归去负诗囊。
老访幽燕惭壮句,重来试历冰霜。
天风吹过雁行行。黄金台上月,酒面比人黄。
我醉意朦胧地听着儿童在边塞唱歌,和朋友们一起高举书剑,意气风发。
北方的边陲是国门,守卫着九个边疆。往年我曾怜惜那竹林的清幽,如今归来却背负着诗囊。
我老了,回到幽燕却为自己的词句感到羞愧,重来这里试着经历风雪的考验。
天风吹拂,雁阵排成行。黄金台上明月如水,酒面浑黄如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夏承焘(1874-1925),近现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曾参与辛亥革命,致力于文化复兴。他的诗词常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风格清新而又含蓄。
创作背景:
这首《临江仙》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顾,抒发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遭遇的感慨。
《临江仙》是夏承焘的一首颇具抒情性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感情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往昔的追忆。开篇即以“醉听儿童歌出塞”引入,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宁静与纯真。此处的“儿童”代表了希望和未来,而“醉”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惘与沉醉于美好的回忆中。
接着,诗人提到“书剑昂藏”,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与对理想的追求,然而“北陲门户九边疆”则提醒着读者战乱的历史与地理的压迫感。诗人在此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时代的动荡。
“当年怜竹垞,归去负诗囊”则透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对理想未竟的遗憾,诗人以竹林象征清幽与高洁,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后面的“老访幽燕惭壮句”则是一种自我反省,年岁已高,回到曾经的地方,却为自己的豪情壮志感到羞愧,显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青春的怀念、对理想未尽的遗憾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通过自然与人事的结合,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儿童”象征什么?
“书剑昂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人在“老访幽燕惭壮句”中感到羞愧的原因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