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9:43
原文展示:
临江仙·闲情
作者: 伯昏子
烬暗帘垂歌舞歇,小楼坐爱烟笼。
危墙乌鹊绕清容。
桥荒吟水牍,径转问层峰。
不觉飞霜悬鬓久,冰轮湿影匆匆。
湖山何处不相逢。
扶松窥北斗,放棹试东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场景:昏暗的烛光下,帘子垂落,歌舞已经停止,小楼里我独自坐着,喜爱那缭绕的烟雾。危墙上的乌鸦围绕着清晰的景致,桥边荒凉,吟唱着水边的诗句,沿着小径转向层层山峰。不知不觉中,飞霜已经在我的鬓发上停留已久,冰轮的湿影匆匆而过。湖光山色间何处没有重逢的可能?我扶着松树,窥视北斗星,放船试试东风。
注释:
- 烬:指火焰熄灭后留下的灰烬。
- 帘垂:帘子垂下,形容环境的幽静。
- 乌鹊:黑色的鸟,常象征不幸或忧愁,但这里似乎增添了生动的景致。
- 吟水牍:吟唱水边的诗文。
- 飞霜悬鬓:比喻年华已逝,感叹时光流逝。
- 冰轮:指月亮。
- 扶松窥北斗:扶着松树向北斗星眺望,北斗星象征着方向和指引。
典故解析:
- 北斗星:在古代,北斗星被视为导航的星象,象征着指引和希望。
- 东风:在古代文人中,东风常被视为好时机或好机会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伯昏子,现代诗人,以清新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创作背景:
《临江仙·闲情》创作于一个恬静的夜晚,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对时光流逝和生活理想的感慨,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临江仙·闲情》透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场景。首句以“烬暗帘垂”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那一丝丝烟雾缭绕的感觉。而“小楼坐爱烟笼”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热爱,展现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随着诗句的推进,危墙上的乌鹊似乎在默默守护着这份安静,桥边的吟唱又使得这种静谧中透露出一丝生动。
“不觉飞霜悬鬓久,冰轮湿影匆匆”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飞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冰轮则代表着梦幻与现实之间的交错。最后,诗人以“扶松窥北斗,放棹试东风”结束,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具层次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烬暗帘垂歌舞歇:描绘了一个安静的空间,暗示着一场表演的结束。
- 小楼坐爱烟笼: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增添了诗意。
- 危墙乌鹊绕清容:乌鹊的存在使得环境更具生动感,同时“清容”暗示着清晰的景致。
- 桥荒吟水牍:吟诵诗文的同时,桥边的荒凉反衬出孤独的感受。
- 径转问层峰:向上层峰寻求答案,暗示对人生的思考。
- 不觉飞霜悬鬓久:感叹时间的流逝,诗人的感伤之情逐渐显露。
- 冰轮湿影匆匆:月亮的影子匆匆而过,象征着转瞬即逝的美好。
- 湖山何处不相逢: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重逢的期待。
- 扶松窥北斗:借助松树来探寻方向,象征着诗人的追求。
- 放棹试东风: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探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霜悬鬓”,用飞霜比喻岁月的流逝。
- 拟人:如“乌鹊绕清容”,给予鸟类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扶松窥北斗,放棹试东风”,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探索,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烬:象征着过去的余温与回忆。
- 烟:代表着朦胧的美好与梦幻。
- 乌鹊:生动的自然元素,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冰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冷漠的现实。
- 松:稳重而坚贞,象征着追求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飞霜”象征什么?
- A. 年龄的增长
- B. 时光的流逝
- C. 生活的烦恼
- D. 自然的美丽
-
诗人“扶松窥北斗”表达了什么心情?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盼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生活的无奈
-
“桥荒吟水牍”中的“吟”指的是?
- A. 吟唱诗文
- B. 吟味人生
- C. 吟诵古韵
- D. 吟唱歌曲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这首词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在安静夜晚的思考,展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临江仙·闲情》 vs 《水调歌头》: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水调歌头》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而《临江仙》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