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其二》

时间: 2025-05-04 00:09:12

诗句

谁倍长卿惟四壁,乱山残雪归来。

征车辘辘困风埃。

高歌随铁板,挟策向金台。

白酒新亭家国泪,繁忧何地堪埋。

援琴无限广陵哀。

屋梁惊落月,秋雨冷莓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9:12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其二
作者: 王易 〔清代〕

谁倍长卿惟四壁,
乱山残雪归来。
征车辘辘困风埃。
高歌随铁板,
挟策向金台。
白酒新亭家国泪,
繁忧何地堪埋。
援琴无限广陵哀。
屋梁惊落月,
秋雨冷莓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离乱的思考与感慨。开头提到的“长卿”指的是屈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描述了回到故乡时,看到乱山残雪的凄凉景象,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征车的辘辘声与风尘交织,令他感到困扰。接着,诗人高歌以排解内心的愁苦,向理想的金台进发。新亭白酒,泪水与家国情怀交织,愁苦的心情无处倾诉。援琴奏响的“广陵哀”更是表达了无尽的悲痛。最后,月光落下,屋梁惊动,秋雨中的莓苔冷冷清清,增添了孤独与哀伤的氛围。

注释:

  • 长卿:指屈原,因其名为屈平,字原,号长卿,寓意忧国伤时。
  • 高歌随铁板:指在战乱中高唱激励士气的情景。
  • 金台:指理想或目标,可能是古代的政治中心或理想之地。
  • 广陵哀:广陵是古地名,乐曲之名,传达悲伤情感。
  • 莓苔:指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苔藓,象征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易,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在历史动荡的背景下,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诗人借古抒怀,表达对家国的忧虑与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其二》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王易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忧伤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对“长卿”的提及,瞬间将诗人的情感与屈原的遭遇相联系,体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即以“谁倍长卿惟四壁”引入,暗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感。接下来的“乱山残雪归来”描绘出一幅荒凉的景象,象征着动荡不安的时局,令人倍感心痛。

在“白酒新亭家国泪”中,诗人将酒与泪水相结合,暗示酒是对国破家亡的无奈和悲伤的寄托。此时,忧愁无处倾诉,情感愈发浓烈。后文提到的“援琴无限广陵哀”,则通过音乐的表达,传达出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伤。

整首词通过描写个人的感受与国家命运的关系,深刻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倍长卿惟四壁:感慨自己如屈原般孤立无援,只剩四壁相伴,暗示孤独。
  2. 乱山残雪归来:返回故乡时,看到残雪,象征着动荡与凄凉。
  3. 征车辘辘困风埃:征战的车辙声令人心烦意乱,暗示战乱的困扰。
  4. 高歌随铁板:在艰难中高唱,激励自己,向理想努力。
  5. 挟策向金台:携带着理想与希望,努力寻求出路。
  6. 白酒新亭家国泪:在新亭饮酒,泪水与家国情怀交织,充满悲切。
  7. 繁忧何地堪埋:忧愁无处安放,情感愈发沉重。
  8. 援琴无限广陵哀:弹琴诉说无尽的哀伤,情感得以宣泄。
  9. 屋梁惊落月:月光照落,带来孤独与忧伤的氛围。
  10. 秋雨冷莓苔:秋雨淅沥,苔藓冷清,象征孤寂与悲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忧愁与泪水相连,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白酒新亭家国泪”,增强音乐感与韵律感。
  • 意象:通过“乱山”、“残雪”、“秋雨”等意象传递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自身孤独的感受,情感深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长卿:象征对国家破亡的哀叹。
  • 乱山残雪:代表动乱与失落的时代背景。
  • 白酒:象征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 广陵哀:音乐意象,表达无尽的悲痛。
  • 秋雨冷莓苔:象征孤独与冷清的环境,强化情感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哪位历史人物与诗中的“长卿”相关?

    • A. 李白
    • B. 屈原
    • C. 杜甫
  2. “白酒新亭”中的“新亭”指的是什么?

    • A. 新建的亭子
    • B. 一种酒
    • C. 诗人心中的理想
  3. 诗中提到的“秋雨冷莓苔”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悲凉
    • C. 兴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比较王易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王易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切。王易的意象更为细腻,情感层次丰富,而杜甫则更直接、雄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王易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赵茂甫惠浙曹中笔蜀越薄牋二首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前用唐律,後用进退格二 入常山界二首 舟中小雨 雁来红 碧落洞前滩水三首 夜同文远祷雨老冈祠 新晴西园散步四首 其四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 轿中看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棕熊 靣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胆颤心惊 包含怆的词语有哪些 鼠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盛年不再 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势钧力敌 削草除根 三壶 渺无人迹 张霍 女字旁的字 丧车 高效 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既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