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9:03
香玉花
作者: 张镃 〔宋代〕
髣髴是荼蘼,金沙著白衣。
香于佛见笑,大似野蔷薇。
这朵花宛如荼蘼花,金色的花瓣如同穿着白衣。
它的香气让佛陀也不禁微笑,宛如盛开的野蔷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荼蘼花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和短暂,因其花期短暂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佛见笑则暗示了香气的芬芳之美,甚至能够引起神灵的愉悦。
作者介绍: 张镃,字用之,号逸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写花鸟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的一个春季,或许是在游历花园时,受到花香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这首《香玉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朵花的美丽与芳香,诗人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花的清雅与自然之美。开头的“髣髴是荼蘼”,将香玉花与荼蘼花作比较,既表现了花的外形之美,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接着“金沙著白衣”,通过金色与白色的对比,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香于佛见笑”,则是将自然之美与超凡的精神境界相结合,暗示了花香的芬芳不仅能愉悦人心,更能感动神灵。诗的最后一句“大似野蔷薇”,则将香玉花的香气与野生蔷薇的自然之美相提并论,显示出一种天然的和谐美。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花的外在美与内在的香气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审美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强调了自然界中花的芳香与美丽,以及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沙”主要是指什么?
A. 一种花瓣颜色
B. 一种树木
C. 一种鸟类
“香于佛见笑”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花香的厌恶
B. 对花香的赞美
C. 对佛陀的怀疑
诗人通过何种手法增强诗的美感?
A. 排比
B. 比喻
C. 拟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