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48
春寒未破,问几家院户,孕柳胎桃。
剪剪峭风,无情吹送燕飞劳。
乌衣旧巷斜阳冷,玉京楼也天高。
美人归否,江帆眼底,去浪滔滔。
忆共年时俊赏,尽搜烟药疄,斸露兰皋。
断梦再寻,穿栏芳径半青蒿。
花边绮想能多剩,剩来清泪沾袍。
凄然谁遣,将愁寄与凤槽。
春寒尚未消散,问问有几家院落,柳树吐芽,桃花初绽。
刺骨的寒风,冷酷地吹送着燕子飞来飞去的劳顿。
乌衣巷子里,斜阳下显得格外寒冷,玉京楼也显得高远。
美人是否已经归来,江上的帆影在眼底,去那滔滔的浪涛。
回忆起往年一起赏花的美好时光,尽情搜寻那烟花的踪迹,
在露水打湿的兰亭中,梦已断裂再去追寻,穿过栏杆,芳径上半片青蒿。
花丛边的美好想象能剩下多少,剩下的只是在衣袍上沾满清泪。
凄凉的究竟是谁,竟然将这愁苦寄托在凤槽里。
姚燮(约1650年-1717年),字梦庵,号瑶山,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绛都春》是姚燮在春天时节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往事的追忆,体现出清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这首《绛都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愁苦。开篇以“春寒未破”引入,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尚未完全到来的寒冷气息,这种对比为后文的情感奠定了基础。诗中提到“孕柳胎桃”,这不仅是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描绘,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然而,随之而来的“剪剪峭风”又暗示了现实的无情和生命的艰辛。
在后续的描写中,“乌衣旧巷”与“玉京楼”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昔日繁华与现今冷清的感慨。这种对比强化了诗的情感深度,老街的斜阳冷清,仿佛在叙说着时光的流逝与人情的淡漠。
“美人归否”则引入了对逝去爱情的思念,诗人在江边思索着曾经的美好,心中满是惆怅。接下来的“忆共年时俊赏”,则进一步揭示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往昔的怀念,似乎在诉说着人们对青春的追寻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交织着愁苦与希望,诗人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光美好但又短暂的特性,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切反思,以及对逝去时光的珍惜与惋惜。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爱情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哪个季节的感受?
诗中提到的“乌衣旧巷”主要指代什么?
诗人感慨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以上内容为对《绛都春》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