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33
天花四散。似火簇骊珠,烧空璀灿。沸耳鹧鸪,三月风光蛮春晚。交龙衔烛冲霄半。更旁缀鳌灯千万。越王台下,餐霞吸露,送寒迎暖。又见。波罗古庙,临巨澥撩起蛰虬宵战。标夺赤城,甲楮云绵烟丝乱。庭燎高举诸仙宴。酌手盏琼浆酬劝。侑觞绛树,双声莺簧调转。
天上的花瓣四散飘落,像火焰般簇拥的骊珠,照亮了空中璀璨的光彩。耳边传来鹧鸪的鸣叫,三月的春光正渐渐深沉。龙的形象在空中交错,烛火似乎冲向半空,周围又挂满了无数的鳌灯。在越王台下,品尝着霞光吸取露水,送走寒冷迎来温暖。再一次看到波罗古庙,临近巨澥水面,撩动着蛰伏的虬龙战斗。标志着夺取赤城,甲胄在云间如丝般飘散。庭院的火把高高举起,诸仙正在宴会中,酌着手中的琼浆相互劝酒。举杯在绛树下,双声莺鸣的乐声缠绕回荡。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绛都春》这首诗作可能是在春天的时节,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悟与赞美,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绛都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以“天花四散”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火簇骊珠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阳光下的灿烂,传递出一种美的享受;而“沸耳鹧鸪”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声音,充满了生机。
接着,诗中描绘了交龙衔烛的景象,烛火向上冲,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生机。这一系列的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越王台下的饮酒作乐,体现了人们在春光明媚之时,享受生活、感受自然的惬意。
最后,诗人以“侑觞绛树”作为结尾,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双声莺鸣则是春天的音符,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这首诗在结构上可谓严谨而又灵动,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们生活的描绘,形成了鲜明的春日氛围,令人陶醉。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春日美好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诗中“天花四散”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雨滴 B. 花瓣 C. 雪花
诗中提到的“越王台”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历史的悠久 C. 自然的美丽
“侑觞绛树”中的“侑觞”是什么意思? A. 举杯 B. 祝酒 C. 送酒
以上是对《绛都春》这首诗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