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3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4:17
作者: 张继先 〔宋代〕
宿鸟频来语,寻巢未得间。
小星明更近,高桂冷初攀。
拂露松都在,因风信未还。
岂无虚歇处,青及谢家山。
小鸟在夜晚频繁啼叫,寻找巢穴却没有找到。
星星在天边闪烁得更近,桂树在初秋的夜里显得格外清冷。
松树上沾着露水,微风吹过,信鸽仍未归来。
难道就没有可以停歇的地方吗?只见远处的谢家山青翠依旧。
作者介绍: 张继先,字仲明,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张继先晚年,可能是他在一次山间散步时,感受到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晚步山间有作》是一首描写夜晚山间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的宁静与自然的生机。开头两句描绘了小鸟在夜间的啼鸣,表现出一种寻求归宿的焦虑,暗示了孤独感。接着,诗人通过对星星和桂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洁的意境,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清静生活的渴望。
“拂露松都在,因风信未还”一句,描绘了清晨的松树沾着露水的景象,暗示着一种静谧而又稍显忧伤的氛围。最后两句以“岂无虚歇处,青及谢家山”作结,诗人反思内心的宁静与归宿,虽然有孤独之感,但仍能在青山绿水中找到一丝安慰。
整首诗节奏舒缓,意象清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宿鸟频来语”用拟人手法赋予鸟儿情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归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桂”象征什么?
“拂露松都在”中“拂露”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谢家山”有什么象征意义?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