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6:06
秋夜书事
冯时行 〔宋代〕
灯暗文书隔縠罗,
寒欹竹枕倦吟哦。
本来无事消魂得,
作意撩人奈雨何。
二十五声秋点冷,
百千万绪客愁多。
海山寂宽应如此,
琴自无弦一放歌。
在昏暗的灯光下,文书和轻纱相隔,
我倚着竹枕,感到疲倦,不由自主地吟唱。
本来没有什么事,心情却如此消沉,
故意想要调动情绪,却不知该如何面对这场雨。
二十五声秋虫叫得凉意袭人,
千头万绪的愁绪涌上心头。
海天辽阔,似乎总是如此,
琴虽无弦,却依然可以随意放声唱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冯时行,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词以清新隽永、情感细腻著称,擅长表现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夜,正值作者身处孤寂环境中,外有秋雨,内有愁绪,表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与无奈。
《秋夜书事》是一首表达孤独与忧愁的诗,诗人在秋夜的昏暗中,面对着文书与轻纱,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奈。灯光的暗淡和轻纱的隔离,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及心灵的孤寂。诗人倚着竹枕,尽管疲倦,但情感却如潮水般涌来,难以自已。
本诗通过二十五声秋虫的叫声,传达出秋天的清冷与生机的消逝,进一步加深了愁绪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反思自身的情感,虽然外界的环境是寂静辽阔的,但内心的愁苦却是深重的。
结尾一句“琴自无弦一放歌”,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暗示即使在孤独与无奈中,诗人依然希望通过艺术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无论如何要表达自我的坚定意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孤独、愁苦与艺术表达的主题,表现出即使在困境与孤独中,人依然可以通过艺术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灯暗文书隔縠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开心
“二十五声秋点冷”中的“秋”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热烈
C. 冬天的寒冷
“琴自无弦一放歌”强调了什么?
A. 生活的无奈
B. 艺术的力量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秋夜书事》这首诗的情感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