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施石》

时间: 2025-07-29 04:47:24

诗句

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

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4:47:24

原文展示

西施石
作者: 楼颖

西施昔日浣纱津,
石上青苔思杀人。
一去姑苏不复返,
岸旁桃李为谁春。


白话文翻译

西施曾在那浣纱的渡口,
青苔覆盖的石头上我思念她的情愫。
她一去姑苏便不再回来,
岸边的桃花和李花又为谁而盛开春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春秋时期越国人,因美貌而被称赞。
  • 浣纱津:指浣纱的渡口,流传为西施浣纱的地方。
  • 青苔: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遗忘。
  • 姑苏:古城名,即今苏州,西施的故乡。
  • 桃李:桃花与李花,象征春天和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西施是中国古代美人的代表,她的故事被传颂至今,浣纱的形象尤为人所铭记。诗中提及的“姑苏”代表着与西施的渊源和不可再回的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楼颖,生于唐代,具体生平不详,但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其作品多以感情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西施的故事表达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从而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诗歌鉴赏

《西施石》是一首充满怀旧和思念情感的诗。诗中提到的西施,象征着美丽与遗憾,浣纱津是她曾经浣纱的地点,暗示着她的美丽与生活的简单。青苔的意象则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石上青苔的静默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言的思念。诗的后两句则更为深情,表达了西施离去后的孤独与无奈,桃李盛开却无人与之共享,体现出一种失落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整首诗从自然景物中抒发感慨,情景交融,令人倍感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施昔日浣纱津:回忆西施在浣纱渡口的美好时光,表明诗人对西施的深切怀念。
  2. 石上青苔思杀人:青苔生长在石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思念之情如青苔般难以抹去。
  3. 一去姑苏不复返:西施离开姑苏后,诗人感到无可奈何,无法再见。
  4. 岸旁桃李为谁春:桃李盛开,却没有西施这样的美丽伴侣,感叹春天的美好无人分享。

修辞手法:

  • 比喻:青苔比喻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沉重。
  • 拟人:桃李花盛开,似乎在询问“为谁而春”,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西施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深沉,令人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施:美丽与遗憾的象征。
  • 青苔: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沉淀。
  • 桃李:春天的美好与孤独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施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A. 春秋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2. 诗中提到的“姑苏”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南京
    B. 苏州
    C. 北京
    D. 杭州

  3. 诗中“青苔”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生命
    C. 时间的流逝
    D. 爱情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 李白的《静夜思》:抒发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但《西施石》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庐山谣》则蕴含对自然的壮丽描写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楼颖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太上人之四明 客思 水竹居 猛虎行 舟中杂纪 其四 秋怀十二首 其一 素梅 四八 素梅 三七 素梅五十八首 其三十四 秋夜偶成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干字旁的字 饭坑酒囊 見字旁的字 婢学夫人 千牛 包含宗的成语 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膨大 交横绸缪 山遥水远 包含驽的词语有哪些 鼓漏 远来和尚好看经 殳字旁的字 椒口 衣字旁的字 屋乌之爱 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