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为慈上人赋云溪》

时间: 2025-05-07 06:42:35

诗句

白衣苍狗任从渠,不碍波涵一太虚。

雅契高僧方寸地,卷舒流止自如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35

原文展示:

为慈上人赋云溪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白衣苍狗任从渠,不碍波涵一太虚。
雅契高僧方寸地,卷舒流止自如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慈悲高僧的赞美。诗中用“白衣苍狗”比喻高僧的超然和自在,尽管外界变化多端,却无碍于他心中的宁静和广阔。诗人认为,这位高僧与大自然的契合,心境如同平静的水面,随意卷舒,流动而不受拘束。

注释:

  • 白衣苍狗:白衣象征高僧的身份,苍狗常用于形容变化的事物,暗指世事无常。
  • 波涵:波浪的泛起和沉淀,涵意是包含、广阔之意。
  • 方寸地:指心灵的地方,形容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 卷舒流止:形容心境的自由与变化,既有舒展又有收敛的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以云溪为题,表达了对高僧慈悲心怀的敬仰与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高僧的心境与精神状态。首句“白衣苍狗任从渠”,将高僧的身份与世事的变幻结合在一起,显示出他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第二句“不碍波涵一太虚”,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的广阔与包容,不被外界的波动所影响,体现了一种超然的智慧和境界。第三句“雅契高僧方寸地”,突出了高僧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真正做到了“内心宁静,外无所扰”。最后一句“卷舒流止自如如”,则是对这种境界的总结,形象地表达出高僧的心境如同自然界的水流,自在而又从容。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衣苍狗任从渠:白衣象征高僧,苍狗象征世事变幻,表现出高僧的自在与超脱。
  2. 不碍波涵一太虚:尽管外界波动不居,但高僧的内心却无所影响,表现出其心灵的宽广。
  3. 雅契高僧方寸地:强调高僧内心的宁静与雅致,方寸之地即为心灵的安宁。
  4. 卷舒流止自如如:形容高僧心境的自在与流畅,展现出一种随性而不失优雅的风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衣苍狗”来比喻高僧的身份与世事无常。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与美感。
  • 意象:水的流动象征心境的自由,体现了高僧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高僧的赞美,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宽广,以及在纷扰世事中保持自我、从容应对的智慧。

意象分析:

  • 白衣:象征清白与高洁,代表高僧的身份。
  • 苍狗:象征世事无常,变化多端。
  • :代表外界的干扰与纷扰。
  • 太虚:象征无限与广阔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衣苍狗”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高僧的身份
    B. 世事无常
    C. 两者皆是

  2. 诗中提到的“方寸地”指的是什么? A. 心灵的宁静
    B. 地理位置
    C. 诗人的家乡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世事的无奈
    B. 对高僧的赞美与敬仰
    C. 自然的美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卫宗武的《为慈上人赋云溪》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向往,但卫宗武更侧重于对高僧的敬仰,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桃源(雪) 醉桃源 浪淘沙(上元) 七娘子 燕归梁 渔家傲 青玉案 西江月 采桑子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夸强说会 知开头的成语 比比划划 花样游泳 齒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邪说异端 辵字旁的字 官样词章 不堪造就 迁延羁留 齐字旁的字 规规矩矩 邻村 提手旁的字 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舒眉展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