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2:23
巾子峰头乌臼树,微霜未落已先红。
凭阑高看复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
巾子峰顶上的乌臼树,虽然微霜还未落下,却已开始变红。
倚着栏杆高处仰望又低头观看,树影的一半映在石池的水波之中。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微霜”与“秋日”结合,反映了自然变化的哲理,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熙,号孤舟,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他以清雅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擅长描写山水与田园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反映出他悠闲的生活态度和对秋天美景的热爱。
《水亭秋日偶书》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的诗,诗中通过乌臼树的红叶和清晨微霜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在季节更替中的变化。诗人将视角从高处俯瞰到低处观察,体现了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通过“巾子峰头”与“石池波影”的对比,诗人不仅表现了山水之美,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自然与人的关系相互交融,景色不仅在眼前,更在心中。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秋天的感伤,也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与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