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33
高牙熊轼隐铃斋,
棠树阴浓长绿苔。
丞相望尊宾谒少,
清言应喜道人来。
在高雅的熊轼隐居的铃斋中,棠树的阴影浓密,绿苔生长。丞相在这里少有尊贵的客人来访,清新的言语应该会让道人感到高兴。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它反映了宋代士人崇尚隐逸生活的风尚,以及对高雅情操的追求。诗中提到的“丞相”意在表现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的疏远,暗示隐士的生活状态与世俗的隔绝。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清远,晚号孤山居士,北宋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致和隐逸生活,展现了士人的情操与志向。
这首诗写于林逋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来访的欣喜之情。时代背景下,士人多追求清静、高雅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送遵式 其二》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古诗,展现了林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宁静、清幽,棠树的阴影与绿苔的交织,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诗人用“高牙熊轼”形容自己隐居的高雅地位,既展示了隐士的自豪感,也隐含对世俗喧嚣的不屑。
“丞相望尊宾谒少”一句,透出一种历史感和现实的孤独,表明丞相虽在高位,但与真正的知音、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隔甚远。这里的“尊宾”不仅是对社会地位的反思,也是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最后一句“清言应喜道人来”,则是对友人光临的热烈欢迎,体现了诗人对清谈的珍视与向往。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一幅情景交融的抒情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林逋的号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尊宾”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铃斋”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