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17:36
锯解令 春暮有感
作者:卢蕴真 〔清代〕
朝来几点催花雨。
早柳絮风前乱舞。
瑶筝试理十三弦,
漫弹出闲愁无数。
呢喃燕语。
多少离怀待诉。
玳梁未改旧巢存,
却为底飞来又去。
全诗翻译:
今天早上来了几场催促花开的细雨,
早春的柳絮在风中纷纷扬扬地舞动。
我在试着理顺瑶筝上的十三根弦,
无意间弹出无数的闲愁。
燕子的呢喃声中,
有多少离别的愁苦等待诉说。
玳瑁的梁上,旧巢仍然保留着,
却不知道为何又飞来又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蕴真,清代诗人,生于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锯解令 春暮有感》创作于春天,诗中透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离别情绪的思考。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雨、柳絮和燕子,引发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
《锯解令 春暮有感》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蕴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情感的深切体悟。开篇以“朝来几点催花雨”引入,让人感受到春雨的温柔和生命的复苏。接着借助“早柳絮风前乱舞”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柳絮随风飘舞,仿佛在诉说着春的故事。
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诗人转向内心世界,“瑶筝试理十三弦,漫弹出闲愁无数”,瑶筝的音调与心灵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因春天而生的情愫与无尽的愁绪。燕子的呢喃声更是增强了这种情感的深邃,“多少离怀待诉”道出了对离别的伤感,令人感同身受。
最后一句“玳梁未改旧巢存,却为底飞来又去”,通过讲述燕子旧巢的存在,象征着一种留恋与无奈。这种对旧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不安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情感深厚,意象丰富,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忧伤,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朝来几点催花雨。
早柳絮风前乱舞。
瑶筝试理十三弦,
漫弹出闲愁无数。
呢喃燕语。
多少离怀待诉。
玳梁未改旧巢存,
却为底飞来又去。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对生命流转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离别的愁苦
B. 春天的景象
C. 音乐的美好
D. 以上都是
“瑶筝试理十三弦”中“十三弦”指的是什麼?
A. 一种乐器的特定弦数
B. 象征着复杂的情感
C. 春天的时间段
D. 一种传统节日
诗中提到的“呢喃燕语”主要是指什么?
A. 燕子的叫声
B. 春风的声音
C. 柳树的声音
D. 诗人的心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