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9:02
小池西畔砌苔痕,历历是双鸾立遍。
题裙封帕自销凝,枉掷却好春过眼。
俊游负惯。绿怨红愁不管。
丝阑香茧写新词,恰按就韵长拍短。
小池西边的石阶上,苔藓的痕迹清晰可见,
一对双鸾鸟儿在那儿栖息。
我在裙子上题字,手帕自然而然地凝聚着思绪,
却徒劳无功地看着美好的春光从眼前溜走。
俊美的游子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对绿意的怨恨和红色的愁苦毫不在意。
在丝织的栏杆上,香气的茧子写下了新的词句,
恰好按照韵律,长短拍子相宜。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语言优美,意境深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锯解令 其三》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描绘了小池畔的苔痕与双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美好的氛围,象征着爱情与自然的和谐。然而,接下来的几句却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特别是“枉掷却好春过眼”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荏苒的无奈与惋惜。在此,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景色,更是在反思生活的短暂与无常。
诗中“俊游负惯”提到的游子,似乎已经习惯了对生活的漠然,这种态度反映了人们在繁华中的迷失与孤独。接下来的“丝阑香茧写新词”,则展现出一种希望与创造的力量,尽管生活充满烦恼,但依然能够在其中找到新的表达与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一种对比: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愁苦交织,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失去的伤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周岸登成功地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体现了他作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认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揭示了个人情感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苔痕”象征什么?
“俊游负惯”中的“俊游”指的是?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周岸登的《锯解令 其三》与李白的《将进酒》: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风格对诗歌主题的影响,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丰富多样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