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9:48
渔家傲 浒溪桃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曲水平桥通宛转。
船头响细春潮浅。
小泊村扉争吠犬。
人不见。
落红如织渔罾眼。
橘刺藤梢随径剪。
游丝醉拂东风软。
薄暮酒旗青一展。
衫袖卷。
数钱曾识当垆面。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渔家生活的情景。曲折的水平桥连接着两岸,船头在微浅的春潮中轻轻摇荡。小村的门口,犬吠声此起彼伏,却看不到人影。满地的落花像织成了一张渔网,橘树的藤蔓随小路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游丝在东风的轻拂下显得醉意朦胧。傍晚时分,酒旗在风中轻轻展开,衣袖卷起,数着钱币,曾经在酒家当过小二的面容浮现眼前。
作者介绍:顾贞观(公元1665年-1722年),清代诗人,字宗明,号仲明,山西人。顾贞观的诗歌风格清新婉约,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江南水乡的春天,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这首《渔家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渔家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诗的开头以“曲水平桥通宛转”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桥梁的曲折和水面平静的画面,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船头响细春潮浅”则让人感受到春潮轻柔的涌动,仿佛可以听见船头轻轻拍打水面的声音。小村的犬吠声则让这种宁静中带有一丝生活的气息,暗示着村庄的生机。
“落红如织渔罾眼”一句,运用比喻,将落花比作渔网,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花瓣纷飞的景象,带出一种春天的浪漫。而“橘刺藤梢随径剪”则表现了农家对自然的精心打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最后几句“薄暮酒旗青一展”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傍晚,酒旗轻扬,恰似生活的惬意,诗人在此刻品味生活的滋味,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之美,也有生活之乐,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诗意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热爱,展现了渔家平静而美好的生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恬静、愉悦的生活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中“落红如织”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秋天的落叶
B. 春天的花瓣
C. 夏天的绿叶
D. 冬天的雪花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乡村生活的宁静?
A. 犬吠声
B. 船头响细
C. 酒旗飘扬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