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

时间: 2025-05-04 10:02:56

诗句

好。

说聪明也,孔仲尼安可齐肩;论道德也,李伯阳故应缩首。

绝伦武略,独战退八万四千魔兵;盖世良才,复论败九十六种外道。

拱身誓水,坐断爱河。

披忍辱之蓑衣,遮无明之烟雨。

慈悲帆挂,方便风吹。

撑般若之扁舟,游死生之苦海。

誓山月白,觉海风清。

钓汨没之众生,归涅槃之篮笼。

如斯旨趣,即是平生。

暂歇钓竿,乃留诗曰:

家居常寂本优游。

来执鱼竿苦海头。

直待众生都入手,此时方始不垂钩。

曾讲弥陀经十遍。

孤山疏钞频舒卷。

事理圆融文义显。

多方便。

到头只劝生莲苑。

本性弥陀随体现。

唯心净土何曾远。

十万程途从事见。

休分辨。

临终但自亲行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2:56

渔家傲

作者: 可旻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好。说聪明也,孔仲尼安可齐肩论道德也,李伯阳故应缩首。绝伦武略,独战退八万四千魔兵盖世良才,复论败九十六种外道。拱身誓水,坐断爱河。披忍辱之蓑衣,遮无明之烟雨。慈悲帆挂,方便风吹。撑般若之扁舟,游死生之苦海。誓山月白,觉海风清。钓汨没之众生,归涅槃之篮笼。如斯旨趣,即是平生。暂歇钓竿,乃留诗曰家居常寂本优游。来执鱼竿苦海头。直待众生都入手,此时方始不垂钩。曾讲弥陀经十遍。孤山疏钞频舒卷。事理圆融文义显。多方便。到头只劝生莲苑。本性弥陀随体现。唯心净土何曾远。十万程途从事见。休分辨。临终但自亲行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讨论了智慧与道德,孔子与李白的哲学见解。作者在诗中提到自己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战胜无数敌人,并探索不同的哲学思想。通过比喻,诗人将自己比作在河中潜心钓鱼的人,努力拯救众生。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倡导众生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强调最终的目标是归于莲花的净土,所有的努力与探索都是为了成就这一理想。

注释:

  • 孔仲尼: 即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李伯阳: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的个性和卓越的才华闻名。
  • 绝伦武略: 形容出众的军事才能。
  • 般若: 指智慧,在佛教中常指通达真理的智慧。
  • 涅槃: 佛教中指超脱生死轮回的境界。
  • 莲苑: 指佛教中的净土,象征着清净和解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可旻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展现出哲学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在文学上不仅有着独特的风格,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所联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交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道德、智慧和解脱的探讨,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灵魂救赎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渔家傲》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和智慧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以孔子和李白的对比引入,强调了道德与智慧的关系,表明即使是天才人物也有其局限。接着,诗人用战争的比喻表现出自己的卓越,显示了他在哲学和道德上的探索。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钓鱼的意象,表现了对众生的关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诗人提到的“慈悲帆挂,方便风吹”展现了其对他人苦难的同情与帮助之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从容态度。后半部分的佛教思想贯穿始终,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是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意象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性、道德和灵魂救赎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和反思。可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总结,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深刻批判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好。说聪明也: 开篇的“好”字引出对聪明的讨论,显得随意却又引人深思。
  • 孔仲尼安可齐肩论道德也: 通过孔子的道德观念引入,强调人类智慧的局限性。
  • 绝伦武略,独战退八万四千魔兵盖世良才: 赞美自己在军事上的才能,强调个人成就。
  • 披忍辱之蓑衣,遮无明之烟雨: 通过对比表现出对苦难的承受和对真理的追求。
  • 誓山月白,觉海风清: 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宁静和清明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将自己比作钓鱼者,形象生动。
  • 对仗: 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赋予自然界以情感,使诗意更为丰富。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智慧与道德的结合,通过个人的修行与对众生的关怀,最终实现自我解脱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钓竿: 象征着修行与寻找智慧的工具。
  • 莲花: 象征着净土与灵魂的解脱。
  • : 代表人生的波涛与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孔仲尼”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孔子
    • C. 老子
    • D. 屈原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慈悲帆挂,__风吹”表达了诗人对他人的关心。

  3. 判断题: 这首诗强调了个人修行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是/否)

答案:

  1. B
  2. 方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可旻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可旻更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解脱,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人生的纵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选读》
  • 《中国哲学与诗歌》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金陵对雪用苏长公聚星堂禁体韵 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 湘竹有题 发衡州(一本题作《白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薪尽火灭 尼院 鳥字旁的字 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父母恩勤 包含齿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装聋卖傻 克字旁的字 拘文牵俗 行字旁的字 硬声硬气 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知人善察 舒翼 岁寒知松柏之后凋 赤字旁的字 诸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