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4:28
顿舟古铜官,昼夜风雨黑。
洪波漰奔去,天地无限隔。
船人谨维笮,何暇思挂席。
凭江裂嵌空,中有暗水滴。
洞视不敢前,潭潭蛟龙宅。
网师登长鱣,贾我腥釜鬲。
斑斑被文章,突兀喙三尺。
言语竟不通,噞喁亦何益。
魁梧类长者,卒以筌饵得。
浮沉江湖中,波友永相失。
有生甚苦相,细大更噉食。
安得无垢称,对榻忘语默。
我在古铜陵的船上,昼夜都被风雨笼罩着。
洪水汹涌而去,天地仿佛隔绝无际。
船上的人小心翼翼地掌控着桨,哪有时间去思考挂起的帆。
江水裂开空中,里面有暗暗的水滴。
眼前的视野不敢向前,深潭中蛟龙栖息。
捕鱼的网师登上长鱣,试图用腥味的鱼诱我。
我身上斑斑的文采,却又显得突兀,像三尺高的喙。
语言完全无法沟通,喃喃自语又有什么用?
魁梧的像长者,最终却是靠渔具得到了鱼。
在江湖的浮沉中,朋友们永远失散。
生活的苦涩相伴,大小事物继续消耗。
我该如何才能无垢地称呼,安静地对坐在榻上忘却言语?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曾任职于多地。其诗风以清新、简练著称,擅长山水诗,也有不少咏怀之作。
创作背景
《阻风铜陵》创作于黄庭坚出游时,表达了他在风雨中漂泊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隔阂的感慨。
《阻风铜陵》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风雨中的无助与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即以“顿舟古铜官”引入,紧接着是“昼夜风雨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迫而压抑的氛围。诗中通过描绘波涛汹涌的江水,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巨大隔阂,形成一种无法沟通的无奈感。
“船人谨维笮,何暇思挂席”一句,展现了船人在暴风雨中沉重的生存状态,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艰难与困境。而“言语竟不通,噞喁亦何益”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表达了对交流无效的深切失落。
诗的最后,黄庭坚以“安得无垢称,对榻忘语默”结束,通过对安静、无垢状态的向往,反映出他对平和内心的渴望。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及内心的孤独,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洪波漰奔去”,洪波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言语竟不通,噞喁亦何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中“安得无垢称”想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将进酒》中,虽然同样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其情感更为激昂,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珍惜。而黄庭坚的《阻风铜陵》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沉思与无奈,展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