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四十六》

时间: 2025-05-06 02:00:37

诗句

东湖官柳几年栽。

临水青青画本开。

皮作民粮惟骨在,婆娑犹自望春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37

原文展示

东湖官柳几年栽。临水青青画本开。皮作民粮惟骨在,婆娑犹自望春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东湖边的柳树,经过几年的栽种,已经长得郁郁葱葱,像画上那样美丽。虽然树皮可以用来做民生的粮食,但树的根基依然坚实。柳树在春风中摇曳,依然期盼着春天的到来。

注释

  • 东湖:指东湖,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著名的风景区。
  • 官柳:特指种植的柳树,通常指那些被精心栽培的柳树。
  • 皮作民粮:意指柳树的树皮可以用作民生的原料。
  • 骨在:指柳树的根基依然存在、坚实。
  • 婆娑:形容柳树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 望春来:期盼春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的历史典故,但“柳”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生命的韧性与春天的希望。柳树在春天发芽,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诗人可能是在东湖游览时,有感于湖畔的柳树,便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湖边的柳树,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韧性的思考。开篇提到“几年栽”,让读者感受到柳树成长的过程,隐喻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接着“临水青青画本开”,通过对比,柳树的美丽与湖水的清澈相得益彰,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皮作民粮惟骨在”一句,既反映了柳树的实用价值,也隐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树的根基就像人们生活的基础,重要而不可忽视。最后一句“婆娑犹自望春来”,通过生动的拟人化手法,展示了柳树在春风中飘动的姿态,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生命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希望,令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东湖官柳几年栽”:描述了柳树的栽种过程,暗示一段时间的积累。
    • “临水青青画本开”:柳树在水边生长,绿色的颜色如同画中所描绘的那样美丽。
    • “皮作民粮惟骨在”:柳树虽然可以为民众提供实用的树皮,但其根基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
    • “婆娑犹自望春来”:柳树在风中摇曳,期待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对新生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柳树描述为“望春来”,赋予其期待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着和谐的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柳树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韧性和对春天希望的期盼,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意象分析

  • :象征韧性、再生与希望。
  • :象征生命的源泉与滋养。
  • :象征新生、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湖”位于哪个省份?

    • A. 湖北
    • B. 江苏
    • C. 浙江
    • D. 四川
  2. “婆娑”一词主要描述了什么状态?

    • A. 静止
    • B. 摇曳
    • C. 凋零
    • D. 生长
  3. 诗中“皮作民粮惟骨在”意在表达什么?

    • A. 树皮的美丽
    • B. 树木的实用价值与根基的重要性
    • C. 树木的凋零
    • D. 民生的困苦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周岸登的《江南春柳词》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前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自然之美,后者则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感慨,二者皆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江南文化史》

相关查询

州中小饮便别牛相 和晋公三首 莺莺歌(一作东飞伯劳西飞燕歌,为莺莺作) 拜三川守 到宣武三十韵 拜宣武军节度使 赠韦金吾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 悯农二首 其二 过梅里七首 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忆西湖双鸂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字旁的字 敢勇当先 业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鹘鸰眼 可结尾的成语 龠字旁的字 未艾方兴 玩法徇私 屁塞 全盘托出 缶字旁的字 包含溃的词语有哪些 论世 初开头的成语 地面温度 不可知论 包含碗的词语有哪些 倔头倔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