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0:08
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
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
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
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世乱思其言,噬脐焉能追。
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诗。
江东地区盛产水果,橄榄被认为是珍贵的。北方人喝酒时,吃橄榄却先皱眉头。橄榄的皮和核苦涩难忍,吃过后又常常被丢弃。过了一段时间,才会慢慢体会到它的甘甜。我现在要用什么来比喻呢?正如那些忠臣的话。忠臣直言逆耳,最终被贬谪到天涯海角。国家动乱时,想起他们的话,悔恨又有什么用呢?我想对写诗的人说,千万不要轻视橄榄的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禹偁,字季子,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及散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动乱的时代,诗人借橄榄的苦涩与甘甜,表达对忠臣言辞的理解与感慨,反映了对时局的忧虑。
《橄榄》一诗通过橄榄这一意象,深刻表达了忠臣的处境与心声。诗的开篇以江东的水果为引子,橄榄虽小,却寓意深远。北方人对橄榄的反应,展现了人们对忠言的普遍抵触,正如忠臣的直言常常被误解与忽视。诗中“皮核苦且涩”,描绘了忠臣言辞的难以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体会到其中的甘甜,反映出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与反思。
接下来的比喻“喻彼忠臣词”,则直接将橄榄与忠臣的言辞联系在一起,强调忠臣言辞的价值。诗人通过对历史忠臣的回顾,感叹他们的遭遇与真正的价值。在动乱的时代,忠臣之言被误解与遗忘,令人痛心。
最后的寄语“无轻橄榄诗”,不仅是对后世采诗者的告诫,也表达了对忠诚与正直的推崇。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又有对忠臣的无尽怀念,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橄榄的象征,揭示了忠臣言辞的重要性与被误解的命运,表达了对忠诚的珍视和对时代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橄榄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甜蜜的果实
B. 忠臣的言辞
C. 普通的水果
诗中提到的“北人”指的是?
A. 南方人
B. 北方人
C. 外国人
“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望
B. 反思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禹偁的《橄榄》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均通过具体意象表达对情感、时间与人生的思考,但王禹偁更倾向于对忠臣言辞的赞美和反思,而白居易则展现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