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荔枝香近》

时间: 2025-04-26 07:27:41

诗句

入手离离如火,成暖玉。

千颗万颗烧天,砂作芙蓉熟。

盘中教注寒泉,尽带鲛绡浴。

滑腻、一点昭仪不沾肉。

谁贵仲,先数得、增城族。

遍体鲜红,微挂一条官绿。

乍解罗襦,玉指纤纤忌相触。

消受长忧无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41

原文展示

荔枝香近
屈大均

入手离离如火,成暖玉。
千颗万颗烧天,砂作芙蓉熟。
盘中教注寒泉,尽带鲛绡浴。
滑腻一点昭仪不沾肉。
谁贵仲,先数得增城族。
遍体鲜红,微挂一条官绿。
乍解罗襦,玉指纤纤忌相触。
消受长忧无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荔枝的美味和丰富的色泽。荔枝的果实鲜红如火,手中握住时犹如温暖的玉石。树上挂满了荔枝,宛如烧天的红焰,成熟的果实像砂做的芙蓉花一样诱人。盘子中浇上凉爽的泉水,果实也沐浴在鲛绡的轻柔中。那滑腻的果肉就像昭仪的肌肤,巧妙地避免了与肉类的接触。谁能比得上增城出产的荔枝呢?果实遍体鲜红,微微挂着一条官绿的枝条。刚解开衣衫,纤细的玉指却又不敢轻易触碰。最终,只能消受这长久的忧愁,却没有福气享受。

注释

  • 离离:这里形容荔枝的色彩,如火焰般灼灼。
  • 成暖玉:形容荔枝的质感温润如暖玉。
  • 千颗万颗:形容数量之多。
  • 砂作芙蓉熟:比喻荔枝的形态和色泽美丽。
  • 寒泉:清凉的泉水,暗指荔枝的清爽。
  • 鲛绡:一种轻盈的丝绸,形容荔枝的柔嫩。
  • 昭仪:古代宫中美女,暗指荔枝的美丽。
  • 增城族:增城是荔枝的著名产地。
  • 官绿:指荔枝的嫩绿枝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1560-1640),明代诗人、学者,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荔枝丰收季节,诗人通过描写荔枝的美味和外观,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荔枝香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荔枝的色泽、形态和口感,展现了诗人对这一美味水果的赞美。首联通过“离离如火,成暖玉”开篇,便将荔枝的火红色和温润的质感相结合,吸引了读者的注意。接着,诗人用“千颗万颗烧天,砂作芙蓉熟”描绘出荔枝丰收的场面,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一片片挂满树枝的果实,令人垂涎欲滴。

诗中“滑腻一点昭仪不沾肉”一句,令人联想到荔枝的果肉细腻、鲜嫩,像古代宫女的肌肤一样光滑,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极致追求。尤为可贵的是,诗人在赞美荔枝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表明自己无法尽情享受这份美好,最终以“消受长忧无福”收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欢悦中透出一丝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入手离离如火,成暖玉:形象地描述了荔枝的外观和触感,火红的颜色和温润的质地吸引人。
  2. 千颗万颗烧天,砂作芙蓉熟:强调荔枝的丰盛与诱人,仿佛是天上掉落的美味。
  3. 盘中教注寒泉,尽带鲛绡浴:描绘荔枝在盘子中静静躺着,清泉与丝绸的结合暗示其鲜美。
  4. 滑腻一点昭仪不沾肉:比喻荔枝果肉的细腻和光滑,令人欲罢不能。
  5. 谁贵仲,先数得增城族:表现出诗人对增城荔枝的特别推崇。
  6. 遍体鲜红,微挂一条官绿:形象地描绘荔枝的外观,鲜艳的色彩与绿叶的对比。
  7. 乍解罗襦,玉指纤纤忌相触:形容轻柔的触感,暗示荔枝的娇嫩与珍贵。
  8. 消受长忧无福:表达出诗人对美味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暖玉”比喻荔枝的温润。
  • 对仗:如“千颗万颗”与“滑腻一点”,形成整齐的对比。
  • 拟人:将荔枝描绘得如同美人,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反映出诗人在享受美好生活时的忧愁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枝:象征着美好、丰盈与生活的乐趣。
  • 寒泉:暗示清凉和舒适,象征消暑。
  • 昭仪:代表美丽和娇嫩,增添了人性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荔枝在诗中被比作哪种物品?

    • A. 玉器
    • B. 花瓣
    • C. 肉类
    • D. 水果
  2. 诗中提到的“增城”是什么?

    • A. 地名
    • B. 一种果实
    • C. 人名
    • D. 宫殿
  3. 诗人对荔枝的态度是?

    • A. 无感
    • B. 赞美与忧愁
    • C. 厌恶
    • D. 嫉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荔枝香近》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展现了对自然与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李白更多表现的是对酒的欢愉与孤独感,而屈大均则是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前者偏向于豪放,后者则更显细腻与沉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清文学研究》
  • 《屈大均传》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乙未人日饮范君子和酒酣赋诗呈座上诸君 寿家弟诚之 张器之雄飞亭 封仲坚挽词 其五 封仲坚挽词 其四 封仲坚挽词 其三 封仲坚挽词 其二 封仲坚挽词 其一 李山人湛然始生之朝座客各赋诗为寿亦作四韵以期所未至不特称道而己庶几尽朋友相成之义云 野步仍用韵示封张二子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铅球 包含疑的词语有哪些 一举成名天下闻 将梁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杀缝 煦仁孑义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采字头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何其毒也 兴妖作乱 言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单夫只妇 行字旁的字 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抱法处势 文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