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卜算子》

时间: 2025-05-02 12:21:25

诗句

自悔种芭蕉,故故当窗户。

叶叶凄凄策策声,夜夜添愁绪。

隔院有梧桐,落叶纷难数。

自是离人易得愁,那处无风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1:25

原文展示:

自悔种芭蕉,故故当窗户。
叶叶凄凄策策声,夜夜添愁绪。
隔院有梧桐,落叶纷难数。
自是离人易得愁,那处无风雨。

白话文翻译:

我后悔种下芭蕉树,偏偏就在窗前。
那一片片凄凉的叶子,沙沙作响,夜夜增添我的愁绪。
隔院有棵梧桐树,落叶纷纷,数也数不清。
离别的人本容易生愁,哪里有不受风雨的地方呢?

注释:

  • 自悔:自己后悔。
  • 芭蕉:一种植物,常被用作忧伤的象征。
  • 凄凄:形容声音凄凉,悲伤。
  • 策策声:形容叶子摩擦的声音。
  • 离人:指离别的人。

典故解析:

“芭蕉”常与离别、思念相联,古人认为芭蕉的叶子在风中摇曳的声音如同诉说着离愁别恨。而“梧桐”则是古代文人寄托情感的树木,常被用来象征佳人的归来。诗中提到的“风雨”则暗喻生活中的磨难和困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斐仲,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经历离别或思念之际,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离散情感的普遍关注。

诗歌鉴赏:

《卜算子》通过芭蕉与梧桐的意象,勾勒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用自然界的声音传达了内心的愁苦。开篇的“自悔种芭蕉”表达了对自己选择的不满,芭蕉的声音在夜晚更显得凄凉,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深重的孤独感。隔院的梧桐树,落叶纷飞,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情。最后一句的“那处无风雨”则是对普遍人生命运的感慨,暗含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接受。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人对离别之痛有了更深的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悔种芭蕉:表达诗人对自己种下芭蕉的后悔,显示出对离别的感伤。
  • 故故当窗户:芭蕉树就在窗前,使得这种愁绪更为明显。
  • 叶叶凄凄策策声:描绘了夜晚微风中叶子摇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夜夜添愁绪:每晚都在增加愁绪,强调思念的无尽。
  • 隔院有梧桐:引入另一种植物,象征着更深的思念。
  • 落叶纷难数:梧桐树的落叶如同愁绪,纷繁复杂,难以计数。
  • 自是离人易得愁:离别的人自然容易生愁,表达对人间离合的无奈。
  • 那处无风雨:强调生活中的艰辛与困扰,暗示离愁别绪无处不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芭蕉和梧桐作为情感的寄托,象征离愁。
  • 拟人:叶子的声音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对离人的思念和生活困扰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芭蕉:象征离愁,因其叶声凄凉常与思念相伴。
  • 梧桐:寄托对难以重逢之人的思念。
  • 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 A. 桃树
    • B. 梧桐
    • C. 芭蕉
    • D. 松树
  2. 诗中“夜夜添愁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愤怒
    • D. 无聊
  3. 诗人对“种芭蕉”的感受是?

    • A. 高兴
    • B. 后悔
    • C. 无所谓
    • D. 满意

答案:

  1. B,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钱斐仲的《卜算子》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考,但风格各异,前者更为清新流畅,后者则更显沉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寄十扇与陈述之 谢柳全叔县丞寄高丽松花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 咏旱三首 寒食与客游东湖 题盛彥光少府丘壑轩 同官皆和复次韵 题东皋 汪𡺀惇仁教授即官舍作斋予以独冷名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風字旁的字 躔陛 鱼函 混亵 位结尾的成语 滴水成冻 用字旁的字 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垂翼暴鳞 轻怜痛惜 鱼纵大壑 鼓乐齐鸣 不羁之士 九房 口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